右玉东汉长城考(五)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21 17:08 0


左云东汉长城烽台

右玉周边调查

晋蒙界明长城(二边)仅为解放后划定的省界线,而右玉一带长城是北方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跨过现行行政界线,在更宽泛区域内调查研究长城,可获得更多田野考古资料,以提供更充足的依据。

内蒙双古城障城2015年调查双古城汉代古城时发现水库南有一座古城,四方形,并未详究,2023年再度深入调查,确定为战国障城。

此城位于水库南岸,北距汉代古城直线距离500米,南距东平村200米,为四方形,边长76米,墙体夯筑,夯层8——10公分,墙体湮毁成犬牙状,最高5米,最低2米,墙基约6米,顶宽0.5——1米,成薄体状,城内为耕地,至墙脚种满,墙外成慢坡,墙体长满荒草。城内外散落陶片、砖瓦。收集的陶片有战国、汉代,还有辽金的瓷片。最主要的收集到陶粗绳纹袋鬲足。陶鬲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炊器,从新石器晚期出现直到战国晚期大量铁器出现后陶鬲才消失,(汉代为釜)战国晚期中原陶鬲已演变成袋足鬲,袋足鬲是鬲演变为釜的最后阶段,从深裆变为浅裆,高足变为矮足,逐渐消失为圜底,袋足陶鬲是中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出现在农牧交错区,是多元文化的见证。

双古城障城内战国陶鬲袋足

双古城障城

赵国北进之后加强这一地区的防御,修筑包括障城在内的大量军事设施,赵武灵王设置三郡之一雁门郡右卫城距此仅18公里,(直线距离)当时赵国势力正盛,为巩固北方边境,防御匈奴南侵,构筑了军事防御系统,《史记》中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除修筑赵长城外,设置郡、都尉、县城,还设置大量亭障、烽堠,保证边境安全和讯令畅通。

《史记》中记载,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就直接“陷赵军,取二障四尉”,(据《赵国北向军事经略问题研究》)赵北长城沿线发现很多障城遗址,证实《史记》所载修筑障城的史实。

双古城障城,位于弓坝河上游南岸,河谷低地,往北经永兴、石罅沟,出彰盖营,是通往土默特的大道。往南18公里(直线距离)到达右卫古城,为雁门郡治所,往东20公里(直线距离)到破虎堡汉代古城,汉代在此置沃阳县也凭地理形势而设,此障城显然是控制河谷大道的军事设施。

双古城汉城墙夹战国黑陶

双古城汉代古城

2015年曾两次调查双古城汉城,该城位于双古城村南,(双古城曾为乡驻地,后撤)距村380米,城西距明大边344米,西南距台梁村187米,城已在修水库后将东城淹没大半,该城中间有隔墙,将城一分为二,所以叫双古城。现仅存西半城,城西墙完整,南北250米,北墙残长137米,其中隔墙107米,隔墙往东到水面30米,淹没应该有大半,南墙有塌毁但笼廓完整,残长131米,北墙保存完整,墙壁整齐,高约5米,开南门,现豁口宽5米,隔墙中部开门,宽5米,城中靠北有建筑遗址,直径30米。城西北角有一座陶窑,堆积大量陶片,城西墙下有护城壕遗迹,宽约10米,明显看到低于地面。

收集到陶片有:战国黑陶口腹,直沿方口,折腹,黑条带弧弦纹。绳纹筒瓦,纵向中绳纹通直不到头,圆唇。

双古城汉城西墙及护城壕

未淹时估计该城南北495米,东西330米,有隔墙分为二城。2015年调查时收集到大量陶片,在西墙,发现墙体夯层内夹战国黑陶,这一点很重要,这就表明汉城修筑之前就是战国驻地,战国在这一带驻扎军队或有住民。从《苍》(《苍头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报告——以马营河北岸为中心》简称《苍》),文中双古城南右玉境内战国晚期遗址有:杀虎口、马营河、东窑沟、盆洼。这些遗址都说明赵国在此布防和驻屯。

周边有三座汉城,分别为中陵城、双古城、破虎堡城,比较这三座城,中陵城规模最大,城外形轮廓呈东西向长方形,城中央偏东有一道南北向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西城平面近方形,东城呈长方形,东城中央偏南有一道东西向隔墙,又将东城一分为二。北墙897米,南墙残存590米,西墙被毁,探测墙基549米,开北门、南门,均有瓮城,有马面10座,陶窑15座,灰坑19座。有大量遗物,瓦当、纹饰砖、板瓦、筒瓦、生活用具有罐、 盆、钵、豆、纺轮、陶饼、陶球等。有隔墙再分隔,分成不同功能区,这是汉代通常筑城设计。

破虎堡城址东西残长200米,南北残长约160米,没有隔墙。收集到战国、汉代陶片共112件,其中盆35件,罐27件,板瓦16件,筒瓦9件,釜7件,钵7件,甑4件,壶3件,莲花瓦当、鬲、碗、豆、纺轮各一件。(据《苍》文)。

双古城一分为二,分为东西城,也具有分隔功能,附近有陶窑,具备县级设置的基本要素。两城比较,破虎堡城规模小,没有隔墙,有战国、汉魏、辽金各朝代陶片,从陶片种类看,除建筑筒瓦、板瓦,大量为盛器罐、盆,其余为炊器釜、钵甑,缺汉代瓦当,生活用品很少,缺少官署标志的瓦当。是单纯军事驻地,因此,支持双古城为沃阳城址。

为进一步证实右玉汉代长城,调查了左云相关长城。

左云北魏长城

据《北魏长城考辩》载:“第五段,八台子村至老龙山段,该段墙体从大同市左云县北部八台子村由东北向西南,沿五路山山前地带,依次经过宁鲁堡村、绿道坡村、小河口村、大河口村、王家窑村、守府村、庄旺村,向西延伸至老龙山,全长约12千米。再向西进入右玉县境内地段,尚未调查。墙体为黄土夯筑,基宽5米,部分墙体残高约2米,地表保存状况良好。”

左云长城保护碑

据此,调查了绿道坡段。在前铺村路侧看到左云县“北齐长城”保护碑,爬上北坡,长城西侧紧贴墙体为宽阔深沟,是由堑壕冲刷而成,继往北又有一条大沟将墙体切断,从沟两侧崖边墙体随坡下垂状,是缓慢下垂一截后被深沟切断,从下垂的缓急深度看出当时是小沟。冲刷下切深度有15米,沟不宽,有10米。再向东北延伸折向马市楼方向,到大沟消失。该段墙体西侧有几处已成平地,稍高段高0.5米——1米,而东侧起垄明显,高2米——4米,墙下已成陡坡状,没有看到整齐的墙体,顶宽1——1.5米,多为散松土陇状,从几处毁塌断面,没有看到明确的夯层线,这一点很重要,仅见隐约从土色看出夯筑而成,厚度不一致,十几公分到二十公分,土色有黄、红、栗、褐色。(见图)修筑粗糙,因此,塌毁也严重。从墙下找到纹砖,宽17公分,厚6.5公分,残长27公分,泥质坚实手感沉重,纹饰近似细绳纹,但不是绳纹,纵向,拖弋而成,墙下还发现一处铸铁遗址。大河口北魏长城调查,村东,呈南北走向,高1——2米,顶宽2——4米,没有整齐的墙体,湮塌成土陇状,墙下为坡状,距村300米处有一烽火台,方形,有围墙,墙体坚实,壁面光洁,从夯层和修筑形式看为明代修筑。

左云北魏长城墙体夯层关于北齐长城,据尚珩《北齐长城考》北齐长城主要有两大段,即西段和北段,涉及大同是北段。天保五年(554年)“十二庚申,帝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大同)九百余里,”达速岭在雁门郡境内,离社干戍不远,与天镇一线修筑的长城基本实现对接。还有多位专家考证,但没有形成共识。现在的重点是达速岭,究竟在哪,不能定论,说在凉城南境、左云摩天岭、杀虎口均显牵强。

左云北魏长城前铺段

左云东汉长城

据《山西省东汉长城遗迹考察》左云东汉长城,“起于猪儿洼村内东侧,向西北延伸,经长城岭、小厂子村北、黑烟墩村南、后辛庄村南、安烟墩村北、八台子村南至宁鲁村北2.4千米处宁鲁堡2号敌台止,长15376米,墙体为土墙,黄土夯筑而成,土中杂碎石,夯层厚度不明显,0.07米——0.17米,墙体呈不规则梯形,底宽2——18米,顶宽0.7——7.8米,残高0.3——4.4米。”

调查后辛庄至安烟墩段,安烟墩汉长城保护碑,一座大烽台,外观馒头状,与大坡烽台外形一致,有基台,高2——3米,圆廓状台身高3——4米,台身已溜塌成大土堆,台脚漫落成缓坡,台基四方形,边长30米,斜骑墙,墙体低矮,但墙形整齐,外观仍呈矮墙状,墙下两边被耕犁至墙脚,没有塌湮成土陇状,顶宽3——4米,有车辙,墙体高1——2米,墙体一直处于平展的农田中,呈西北东南走向。烽台下收集到汉代陶片,从安烟墩保护碑往西北被大沟切断,接续西沟沿墙体外侧有冲沟,疑是壕堑冲刷而成。

从整体调查看,右玉地区汉代遗迹非常多,东汉长城仅是防御体系的一部分,设置雁门郡,置中陵、沃阳二县,设障城,烽堠,大面积驻军,留下大量遗址和遗迹,这是右玉考察历史应注重的。

结论:左云东汉长城与右玉东汉长城比较,完全一致。而左云北魏长城与右玉东汉长城比较,差异明显。因此,右玉北魏长城说不能苟同。

主要参考文献:李援,《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历史城池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22年6月。

王银田,张喜斌,《山西右玉县中陵古城的调查与试掘》考古,2011年第10期。

编辑: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