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东汉长城考(一)

来源:右卫道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宏世 发布时间:2024-01-08 17:39 0

西十五沟村后汉长城

右玉气候特征,战国秦汉时期气候为暖和时期,魏晋南北朝是寒冷期,隋唐转暖,明清时期气候进入冷湿期,称小冰河期,显著恶化。气候环境影响到军事设施的建设。也影响夯筑建筑墙体的保存。右玉风大寒冷干燥,有利于墙体的保存,在自然状态下修筑精良的墙体保存良好,而夯筑虚松的墙体在雨水的冲刷下湮塌严重。依此,也可判断历史朝代。

右玉一带的地貌,属黄土丘陵区,地表覆盖很厚的马兰黄土,黏性大而砂粒少,最适用夯土筑墙,农村黄土窑洞及黄土筑成的畜圈、院墙比比皆是。这一带长城的修筑也利用黄土版筑,(只有小段石筑墙)历代皆然。长城的修筑皆墙外挖堑壕,就地起土筑墙,因此,逾千年不倒的古堡、烽燧,墙体壁立,雄姿依然。现存有战国、汉代、明代的墙体保存较好。

(四)之前的研究

1赵杰先生《山西省东汉长城遗迹考察》一文发表于《长城研究》2018年第三期。文中对右玉境内东汉长城主要考述内容:起于大坡,止于十五沟西南小五台山顶,长7891米。有两座敌台。夯层0.08——0.13米。长城北侧有一座圆形烽火台,有围墙,未明确。

2中国长城学会资料,右玉有汉长城四段,分别为:十五沟段,残虎堡段,大坡段,庄窝段。没有详细内容。

3魏坚先生、孟燕云先生《北魏长城考辩》(《文物》2019年,第7期。)载:“第三段,该段塞墙位于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的内蒙古与山西省界——明长城的内侧,东起马头山,经大坡村,向西至西十五沟村,长约六千米,均为黄土夯筑。”为北魏畿上塞围长城。

4《右玉县志》1999年版,(胡永祯主编)载,十五沟长城为北魏长城。

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加以修正。

二三墩障城

(五)墙体调查

调查结果:

1、西端只到西十五沟村西田间止,往西再无痕迹。

2、从头墩起到左云交界二十边为明墙包筑汉墙,墙体外观显示明墙特征。

3、发现二三墩汉代障城,是确定汉代长城的有力依据。

4、在塌毁处发现内侧为明墙,外侧为汉墙,是确定明包汉的主要依据。

5、墙下多处发现汉代陶片,在大坡烽燧下、二三墩障城内,还有附近东十五沟、冯家沟、庄窝、破虎堡汉代古城发现汉代遗址,由山西考古研究院确定。

6、调查左云汉长城,后辛庄到安烟墩段,所见墙体特征、烽燧外形与右玉汉墙特征一致。

7、调查左云北魏长城所见墙体特征与右玉汉墙完全不同。并收集到北魏忍冬纹、棕叶纹建筑饰件和瓦当。(详细调查情况另述)

汉墙的夯层

现在发现的长城共有七段,总长度19718米。其中明墙包汉墙14952米,分述如下:

一.西十五沟段,长度1780米。

1、西端消失点,在十五沟村西北田间消失。从村北大路断崖往西过一道沟,在村西田头有一点痕迹,再寻就无痕迹。再往西越过田间到西大沟沿,沿沟沿往南直到小五台风电北,有一残烽火台,再往西寻找没有痕迹,就此为西起点。赵杰先生考察西端止于小五台山顶,实际村西就消失。村背后段,宽22米,长35米。早前将长城摊平种地,外侧高出地面5米,内侧成平地,曾为耕地,现撂荒,成宽条带状,地面收集到丰富的汉代陶片。有竖向细绳纹罐腹,折沿口,平底罐,大量陶片的出现可能有铺卒居住点。村背后,有230米长一段,从村背后往东方向,沟底有两段,74米+30米,向东沟沿爬升154米到烽火台南田间小路,共488米。沿小路往北汉墙外侧有一圆形烽火台,(二把山烽火台)距汉墙北23米,高10米,有圆围墙,直径30米,年代未定。

2、从圆烽火台南田路起,向东到大沟575米,这段东西走向,再往东到大坡南拐弯处717米,共1292米。

从沟底爬高坡段,墙体呈陇状,内外高低差很大。在很深沟底处,被一条冲沟阻断后,开始向东爬升,上到平梁,一直东西向延伸185米,上到平缓梁时有田间路阻断。墙内侧有一石砌建筑遗址,疑是守卒铺房。从田间路继续向东延伸在205米处有一座像坞城的残墙,再向东29米处有一敌台,再向东走,墙南与一条冲沟并行,折向北321米被路阻断。沟壑中再无长城迹象。

十五沟汉墙北圆烽台

此段有一烽火台,位于十五沟段中部,距墙外圆形烽火台235米处,高6米,明显隆起,高出墙体2米,底围30米。塌湮严重,已无壁立的墙体,只能看到塌落的大土堆,高出墙体呈馒头状隆起,从墙下测量,墙基长15米,可隐约看出台基,无围墙,确定为烽火台。从外侧看很高大,隆起十分明显,从内侧看,稍有隆起。

在十五沟东发现一座坞城残体,距村东田路205米处明显见两道向南伸出的残破墙体,很清楚看出被截断被毁痕迹,东西两墙间距12米,向南延伸,只留残截2米,紧靠墙体是农田,一定是耕种累年耕挖被毁。障城是汉代长城附属设施,大小不同,十五沟所见是小型障塞,或谓坞,是守卒驻所,类似现代哨所,附近30米远就是一座敌台,是守护敌台兵卒的住所。

此段汉长城与明长城相比显然低矮,顶宽1.5——2米,平直延伸,夯层在被毁断面看到10公分,夯层不分明,时隐时现,夯筑土就地取土,黄绵土,筛选不洁净,有时夹砂粒,墙外侧较高,高5米,内侧2米,内侧紧贴农田,地势较平缓。外侧看到墙下平展地带,疑是壕堑摊平,外观与明长城明显不同,没有光洁的壁面,墙体呈陇脊状,但墙顶平直,墙体两侧已荒草覆盖。

二.大坡段,长度818米。

1、从大坡西南折向北,呈南北走向,有路隔断,顺坡下落,到下坡再拐成东西向,入村消失,此段总体呈s状,共526米。

2、过沟过村,在村东南高坡向东爬升,从坡底到敌台238米,爬上高坡有一骑墙敌台,长城北侧有一完整圆形烽火台,汉墙至圆烽台30米,从敌台往东54米被沟截断,共292米。

村西段,有资料归残虎堡段,距残虎堡1000米,其实很远,该段总体呈南北走向,成s形,南接大路,向北坡下延伸,坡度从高到低急速下降,冲刷严重,再向东拐时被深沟、道路截断,显得破碎零乱,有切成深沟。此段很低,墙高1.5——2米,顶宽1.5米——2米,墙边有冲沟,沟底路边竖汉长城保护牌。

村东段,在大坡旧村东高坡,从沟沿向东爬伸上到坡顶239米,该段有一座骑墙敌台,位于大坡村东高坡上,与墙外圆墩台比肩而立,十分高大,高10米,基座不明显,底围直径33米,现塌落成漫涣的大土堆状。完全没有烽火台的四方角和壁立的壁面,敌台下收集到大量汉代陶片。(另述)内侧成慢坡,外侧成陡坡,过敌台向东100米,有几道沟隔断在马头山下。该段墙体外侧最高5米,内侧最低2米。

墙外侧距墙22米有一圆形烽火台,高10米,圆围墙,围墙直径30米,其夯筑风格与十五沟墙外台一致。年代未定。

三.头墩段,长度2168米。

从大坡旧村东南高坡敌台起,围马头山半山腰向东延伸,至头墩村东南与明长城交汇。一直绕马头山半山腰,交汇点距头墩村800米。从大坡东南烽火台起向东越过一道小沟,再越过一道大沟,再越过一道大沟,沟大又深,越沟段基本无存,过沟后在半山腰平行向东南方延伸,到山峰东麓随坡势下落深沟,与明长城汇合,并为一线。

此段完全在马头山腰,西段越过沟呈陇状,该段墙体最低0.5米,越沟时随沟下落,又随沟坡升起,在马头山主峰,北坡十分陡峭时,筑成内侧与地面齐平,呈平整带状,外侧高墙,外侧最高10米,带宽2米——4米,墙体始终绕山弯平行延伸,东西走向,到山峰东侧,墙体随坡势下落,到沟底与明长城交汇。交汇点正处于沟底乱石混杂处,没有明确的交接点。

大坡东汉墙

此段修在陡坡,距山顶67米,利用山势,墙顶修成平台,没有凸起,外侧高,内侧为平地,过沟随沟升降,并隆起成墙体,与明墙交汇处正处于沟壑间。过沟后明墙内有汉墙的痕迹,夯层0.1米,在半山腰的修筑依山势墙顶修成平展的平行带,内侧没有起隆,这是山地筑墙的方法,借用山势之险,减少工程量,从平带往下瞭,最高有15米高,足以阻挡骑兵的冲击。半山平带最宽13米,最窄3米,这段长城修筑在高高的半山腰,海拔1690米,距马头山顶峰(1768米)只差78米,这里山陡沟深,骑兵难以进攻。这是选择在此修墙的缘由。

过沟后被明墙包砌,外观已是明墙特征。

(未完待续)

【主要参考文献】

《东汉汉匈关系研究》陶海燕,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7月。

《中国边疆史研究》2018年9月第28卷第3期,艾冲,《论东汉初期北部边疆卢芳割据政权的控制地域》

编辑:蔡泽云(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