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下峪去寻找勮阳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11-23 11:13 0

桑干之南,浑河之东。

一座古老的城池,荒废了许久。

它是西汉雁门郡所辖十四县之一,名曰勮阳。

郦道元的《水经·漯水注》曾用十五个字描述过它的存在:(崞川水)又北,迳剧阳县故城西,王莽之善阳也……郦氏所谓崞川水,即今浑河。

它的确切位置,在今山西省怀仁市河头乡东昌城村东三、四百米处。

村人的眼里,它叫东古城——一块庄禾地的名称。

它的上面,长罢了谷黍,又长玉茭……

勮阳,已沦为一个洪荒的词汇。

一座城市,时间过后,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方式,把它打开。

譬如怀仁。明万历《怀仁县志》言:“怀仁,秦云中地,汉置沙南县,属云中郡,后魏废……”。清光绪《怀仁县新志》亦云:汉沙南县地。《汉书·地理志》“云中郡有沙南县。”《郡国志》同。《辽史·地理志》“怀仁本汉沙南县”……

多年以后,我们发现,明、清两代县志,并没有把怀仁的源头真正打开。

汉代的沙南县,远在黄河之西。其城址在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西汉在这里筑有城郭,为云中郡所辖沙南县城。其时的云中郡,所辖大都在黄河东面的呼和浩特平原上,唯有沙南县城在黄河西岸。因其在沙陵县南,故取名沙南。大约在北周至隋唐之时,“云中”这一地名逐渐东移至今大同市。唐置云州,后改云中郡,旋复为云州……

考明、清两代怀仁县志,所本皆出于《辽史》。《辽史》为元人脱脱所编。其所以将怀仁定位于“汉沙南县”,是注意到汉代云中郡有沙南县,其治在郡南,却忽视了北周至隋唐期间云中郡东移这一事实。故而将“汉沙南县”捏合到了怀仁的地界上。

辽、金、宋三史于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由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下令诏修。脱脱担任都总裁官。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脱脱辞职,总裁官由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到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三史修成,期间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平均每修一史,用时不到一年,恰应了那句“萝卜快了不洗泥”。

是故古人有云:尽信书不若无书。

终两汉之世,今怀仁一带地界上,分布有班氏、勮阳、汪陶三县之治,除班氏属代郡外,勮阳、汪陶均为雁门郡辖地。而勮阳,又控制着县域东南一线。

多年来,我对“勮阳”这一地名百思难解。

战国以后的古人,“阴阳”观念渐深。其于地理上,“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故而先民于居地的命名,多以山、水为参照,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其如《史记》之“泰山之阳则鲁,阴则齐”;《列子》之“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然则勮阳所在之东古城,山在其南,水横其北。四周一马之平川。

其“阳”何以名?

其“勮”又何所参?

某日,文兄武国文在微信上发来一篇题为《怀仁:历史烟云中湮没着辉煌了近半个世纪的古城》的文章。其文未署作者名。从文章内容看,其所据为多年前李丽娟和安孝文在《考古》期刊发表的《怀仁战国古城考》一文。其中的一段文字让我驻留良久:

“他们……推断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考古文化信息,即位于河头乡下峪村的下峪遗址文化迁徙到勮阳城……”。

我从多年前下载的文档里翻出李、安两位先生的文章,找到其原文:

“我们推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考古文化信息链:下峪遗址文化迁徙到了勮阳城,海北头汉墓群是勮阳城里达官贵人的墓地;阴城(古城梁)是勮阳的属县……勮阳和阴城属西汉雁门郡所辖,而始建于战国晚期。”

一段岁月渐渐清晰起来……

在郑张尚芳所著《上古音系》中,勮阳之“勮”,其读为gas。下峪之“下”,其读为gras。其在古方言中,读音近乎一致。

下峪,位于恒山支脉六棱山之大顶子山峰下,是怀仁市河头乡的一个村落。其村南百米处的台地上,遍布古老的陶器残片,为古人类留下的遗址。据《怀仁战国古城考》,其遗址以下峪河中游为中心,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800余米,总面积60万平方米。遗址内,河北岸台地上有直径7厘米、长度不一的圆柱状冶炼废渣,当地人称为“糖块”;河南岸的半山坡上有一石窟,洞口高70厘米左右,深度不详,当地人称其为“银洞”。

下峪河从大顶子山甲车沟一带流出,汇合黄土坡村季节河后又北经下峪村出山。

村南的那块台地,即古人留下的遗址,正位于下峪河的北岸之上。

按古人“山南水北为阳”之说,其遗址所在,恰可称“阳”。

又“勮”“下”古音相通,其时,或为一称。

那时的下峪河,应该是一条被称作“gra”的河流。最古的聚落,因处其北岸而称“勮之阳”……

那日,我与三两好友相约,再次来到下峪。

站在村南的台地上向南望去,峪口里汹涌的不是水,满是浩荡的春风。

已经五月了,地里的秋茬还没有刨去,茬间散布的灰陶残片,刻印着一些远古的信息。偶有彩陶残片,红衣黑彩,仍泛着仰韶的光泽。

先民于此,生息过一段漫长的时光。

驻足于此,脑海里翻腾的,是《怀仁战国古城考》文中所记:勮阳城是下峪遗址文化所迁……勮阳古城始建年代为战国晚期……

战国,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

其晚期,正是赵武灵王灭中山,败林胡和楼烦,辟云中、雁门、代郡的时期。

在此之前,赵襄子灭代而尽有其地。

再往前,下峪之所在,为代戎所居。代戎,为北狄之一支。

其时的汉语,还远未深入其域。

审勮或下之古音“gras/gas”,对应于古北方狄语之gara-,后分化为突厥语之kara(喀喇)和蒙古语之har-a(哈喇)。其语义均为“黑色”,又有“猛烈的,烈性的,剧烈的”之义。

而勮阳之“勮”,古同“剧”。故勮阳,古又多作“剧阳”。

“剧”之释义“厉害,猛烈,迅速”,正与kara(喀喇)或har-a(哈喇)之“猛烈的,烈性的,剧烈的”语义相合。

观下峪河,其河口处虽很宽阔,但进入峪口向里,河槽越收越窄。且其东南和西南两条支峪,坡度极大。可想古时河水旺盛时期,其流势的迅疾。如遇山洪暴发,其势更不堪想象。所以古人用一“勮”(或为狄语gara-译音)字称之。而位于其河流北岸台地上的古聚落,因其名曰“勮阳”。逮及战国晚期,赵人将其居民和地名一并迁往今东古城一带。入汉后,于其地置勮阳县,为雁门郡所辖十四县之一……留在下峪河畔的老勮阳,渐渐废去。而那条被称作“gara-”的古河,也在岁月的裹挟下,流干了最后的记忆。与之相随的,是乡音里遥远的gara-演化成了har-a(哈喇),进而缩音为ha-,后来的人以“下”(唐至明代,读音若“哈”)记之。

唯“勮阳”一称,仍于《汉书》的某一页,蹲守着古老的时光。

编辑: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