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东汉长城考(四)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13 16:46 0

十五沟烽台

另外明长城附近确定有两处汉代遗址。由山西考古研究院调查确定。(见《右玉县苍头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报告——以马营河北岸为中心》)

1、杀虎口,村东南600米,北距长城900米。年代为战国晚期、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采集到陶片有,夹砂灰陶罐口部、陶鬲颈部、泥质灰陶折沿盆口部。夹砂陶罐斜方唇,耸肩,肩部饰弦断竖向细浅绳纹。夹砂陶鬲卷折沿,圆肩,沿下饰两周凹槽,凹槽下饰粗大交错粗绳纹。灰陶折沿盆,敛口,方唇,折沿下捺,口沿饰两周凹槽,沿下饰五周凹槽,凹槽下饰竖向中偏细纹。

二三墩障城辽金铁锈花白瓷

2、后沟村,距长城2700米,有一处汉代遗址。陶片有,灰陶盆口部,方唇,颈部凹弦纹。灰陶罐口部,直口,方唇,肩部有竖向抹平浅细绳纹。夹砂陶鬲口部,方唇,卷沿,肩部粗绳纹。灰陶盆口部,圆唇,折沿略下捺,沿面一周凹弦纹。灰陶板瓦,圆唇,外侧素面,内侧布纹,夹砂黑灰色绳纹陶片,竖向粗大规则绳纹。灰陶盆腹部,外壁饰竖向规则中绳纹,内壁一周暗弦纹。灰陶片,器表残存两周弦断绳纹。年代战国晚期、汉代。

右玉一带战国晚期至汉代遗址非常多,据《苍头河流域考古调查》全部64处历史遗址中战晚、汉代35处,占到60.3%,因为,战国到汉代雁门郡的郡治,移民实边,自然人口繁茂,边疆建设兴盛,留下许多遗迹、遗址。

二三墩障城汉代瓦正面绳纹背面菱格纹

(七)明包汉墙调查

确定明墙包汉墙的依据。

右玉地处黄土高原,境内长城多用夯土版筑建造技术,黄土丘陵区通常建造窑洞、院墙和棚圈都用黄土筑墙。建窑洞先夯筑立墙,然后在立墙上用土坯楦券洞。而院墙则全用夯土筑成。版筑技术最早出现在仰韶文化,到战国趋于成熟,运用于大规模长城的建造。

夯筑技术,将两块木板用绳索绑紧成模槽,填入黄粘土,用夯锤夯实,夯一层,续一层,直到预定高度。而长城的建造依不同历史朝代而技术要求不同,每层填土厚度——夯层,成为鉴别朝代的依据之一。历代长城的夯土筑墙,其夯层明显不同,是不同朝代综合国力,边防形势,防御策略,技术要求的反映。从战国到明代夯层越来越厚。根据资料,赵长城夯层平均厚8——10公分,汉代土城子(盛乐古城)10公分,汉代达茂旗古城12——15公分,汉代固阳10公分,北魏六镇6——10、8——10、6——9公分,明代15——25,最厚30公分。右玉境内破虎堡汉代古城夯层厚8——10公分,中陵汉代古城7——13公分,右玉旧城墙内包筑汉墙厚10公分,左云白羊古城10公分。

1汉墙与明墙的夯筑技术完全不同,汉墙在东汉时期沿用西汉夯筑技术,夯层10公分左右,但是,东汉国家实力远不如西汉,西汉国势强盛开疆扩土,主动防御修筑长城,技术要求严格,延续战国技术,夯层10公分而坚实。东汉初期战乱初定,内外不稳,被动防御,因此,虽用西汉筑墙技术却省减不少,完全没有西汉的精细与坚实,夯层粗看20公分,细看有8——10公分,是每两层合筑一层,10公分为虚层,20公分为实层,夯层中时有夹杂砂粒,夯筑不坚实。明墙夯筑技术精良,一般很坚实,明代有夯筑监督条例和监督部门,逾到后期边防形势逾紧张,修筑越精良。夯土细筛,黄土区少有砂粒,远看壁面十分整洁,没有夹砂粒现象,也没有虚夯层,夯线平直明显,壁面光滑,夯层16——24公分。在同一塌毁处,可明显看到汉、明墙的不同,一目了然。(见图)

明墙包汉墙

2、同一地段墙体内侧看到是明墙特征,外侧看到汉墙特征。在二三墩村西北段看到非常明显,同一段墙体内外不同。连续踏查三公里,找到三处外墙塌落处,所见情况一致。

3在韩家窑段,过了明汉墙交汇点,越过沟往东,爬上高坡,看到墙内侧有汉墙的特征,不整洁,虚墙粗筑,完全不像明墙表面。这一段汉墙尚可利用,稍以加筑,省工省土。

4庄窝段,从墙体内侧看到有两处塌落,露出内部汉墙,从芦草沟村南高坡双台墩往东85米处,有一处塌落,塌落段有40米长,再往东一段塌落20米长,看到内墙为汉代特征。

5在韩家窑东南,二三墩村西北,外侧则看到夯层10公分,外侧因土层浸蚀成虚土状,不光滑,粗看不清,在塌落处可明显看到10公分夯层。其夯土不细,夯层不实,时有夹杂砂粒,墙壁面没有明墙光洁漂亮。

二三墩障城压印抹断篦纹

右玉一带的地貌,属黄土丘陵区,地表覆盖很厚的马兰黄土,黏性大而砂粒少,最适用夯土筑墙,农村黄土窑洞及黄土筑成的畜圈、院墙比比皆是。这一带长城的修筑也利用黄土版筑,历代皆然。长城的修筑皆墙外挖堑壕,就地起土筑墙,因此,逾千年不倒的古堡、烽燧,墙体壁立,雄姿依然。

右玉气候特征,战国秦汉时期气候为暖和时期,魏晋南北朝是寒冷期,隋唐转暖,明清时期气候冷湿显著恶化。气候环境影响到军事设施的建设。也影响夯筑建筑体的保存。右玉风大寒冷干燥,有利于墙体的保存,在自然状态下修筑精良的墙体保存良好,而夯筑不坚的墙体在雨水的冲刷下塌毁严重。现在有战国、汉代、明代的墙体保存较好。

大坡烽燧

大坡烽燧(汉代称烽燧)是确定东汉长城的有力依据,位于大坡村东高坡上,墙体从深沟爬上高坡,敌台骑墙而建,十分高大,残高10米,高出墙体3米,塌落处隐约看出夯层,基座明显,底围直径33米,现塌落成馒头状,下部成斜坡。烽火台下有遗物,汉代绳纹陶片,器腹,夹砂黑灰陶,抹光细绳纹,手制轮修,筒瓦片,外饰竖向短压印痕,间凹弦纹,内壁戳印纹。筒瓦片,外竖向中细绳纹,涂黑色,内衬布纹。器腹,外竖向短压印痕,抹光间隔,内素面。板瓦,外横向若干凹弦纹,内斜向细绳纹。磨光黑皮陶小片,泥质,厚0.7公分,黑亮有光泽,内壁修整光洁,有快轮修痕。磨光条状暗纹小片,器底,圆周条状暗纹,内粗糙。

十五沟段有一处疑是障坞的遗迹,被毁痕迹明显,紧靠墙体是农田,一定是耕种累年耕挖被毁。障城是汉代长城附属设施,大小不同,十五沟所见是小型障塞,或谓坞,是守卒驻所,类似现代哨所,附近30米远就是一座敌台,是守护敌台兵卒的住所。

二三墩障城

二三墩障城是确定东汉长城的重要依据。障城也叫障塞,是战国秦汉时期军事镇戍防御体系的一部分,所谓障塞,依《史记》的注释是指山中小城,皆为土筑,规模不大,方位均在长城线以内,相互之间距离不等。范文澜先生指出:在汉长城沿线,筑有许多“障”的小城,有烽火设备,驻扎较多的戍卒。一般有方形和长方形两种,边长20——100米不等,多数沿长城配置。

二三墩障城在村东,建于长城下面南坡上,距村258米,在长城内侧,北距长城30米,墙体东西66米,南北70米,墙体基本摊平,从南面看,墙高5米,爬上城内基本为平地,西墙呈南高北低的斜面,东墙稍高于地面,北面没墙,长城下仅显低洼,从南面看,墙体东西两角稍高,中间凹下,是设有角台遗迹。此城不排除毁城种地,现在耕种已扩至最边沿。南墙塌毁处能看到夯层,0.1——0.14米,城内收集到大量陶片。汉代陶片有绳纹筒瓦,绳纹板瓦,饼底钵底部,折沿盆口部,陶罐底,小口罐口部,直口绳纹罐口部,卷沿盆口部。板瓦,瓦头齐平,中部饰交错粗绳纹,内壁横向粗绳纹,个体较大。瓦前沿较厚,有一周凹弦纹,弦纹之前的绳纹抹掉,内壁有反绳纹。外表饰交错粗绳纹,内壁饰压印方格纹。筒瓦,瓦舌特别长,外表先饰绳纹,瓦舌后几周凹弦纹,内壁有麻点状反绳纹。瓦舌较短较圆,朝上翻卷,瓦身饰竖向中绳纹,内壁布纹。近瓦头数道瓦楞纹,瓦身饰规则中粗绳纹,内壁网格纹。大型陶罐腹部饰细绳纹,横向中细绳纹,内壁素面,有手制捏痕,外壁快轮修整,大型陶罐腹部,饰横向抹断锯齿压印纹。

还有辽金的大碗底足,矮圈足,直径6公分,白瓷发黄,内壁沿碗底饰铁锈一道弦纹,中心饰一逗点,无支痕,外壁半釉。辽金铁锈花是典型妆饰,简略而疏朗的画风是当时流行的纹饰。一个俏皮的逗点,实为点睛之笔。此城辽金沿用无疑。

从东汉长城的修筑设置看到右玉北部是防御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也看到东汉墙体修筑技术及设防布局。更从长城的修筑看到东汉的边防形势、防御思想,及社会经济概况,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东汉时期右玉一带及阴山南麓的民族交结交融的史实。

挖掘历史文化解读历史,为社会进一步展现长城的历史面貌,揭示深刻文化内涵,将静态的土墙活化,而倾诉于读者或游客,给予丰富的文化大餐,为当下旅游发展增添文化因素,增添活力和魅力,尽一点微薄之力。

主要参考文献:赵杰《山西省东汉长城遗迹考察》长城研究2018年3月,2018年第3期。

付水火《东汉的边防政策》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5月。

徐桐《内蒙古东南部东汉长城建置考》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科版)2021年2月,第42卷第2期。

艾冲《论东汉初期北部边疆卢芳割据政权的控制地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9月,第28卷第3期。

(未完待续)

编辑:董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