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东汉长城考(二)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2-01 16:34 0

马头山腰汉长城

摘要:东汉初,北部边疆不稳,迫于匈奴与卢芳势力的侵扰,被动修筑长城进行防御。雁门郡为北边重要军事要冲,郡南降阶于桑干河流域及大同盆地的农耕区,失去防守便中原门户大开,在此地设防是东汉倚重的防御线。

境内总体有两大段东汉长城,一是汉筑原墙,二是汉墙被明墙包筑再利用,汉、明墙的特征显著不同,其包筑情况容易识别,经多处调查确定无疑。

东起二十边,入右玉境,为明包汉墙,经庄窝拐向西,过破虎堡,有汉代古城,二三墩有墙下障城,韩家窑段呈东南西北向,到头墩南有汉、明墙交汇点,至此明汉分离,之后汉墙绕马头山半腰延伸到大坡村东,有高大烽燧,再向西到西十五沟村西,再无痕迹,于田间止。总长度19718米,其中明墙包汉墙14952米。

《右玉县志》曾载此段长城为北魏长城,也有专家认可。也有专家认定为东汉长城,但经调查,确定为东汉长城。

调查了左云汉长城和北魏长城,为确定右玉汉长城的佐证。在左云北魏长城下收集到瓦当、建筑构件、砖和陶范等遗物。

调查了内蒙双古城障城、双古城汉城。调查周边汉代遗址,以了解汉代设防情况。

马头山长城

汉长城与明长城交汇点

(一)东汉初防御形势

匈奴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崛起于阴山南北,前后四百多年活动于广袤的草原,强悍的骑兵曾给中原王朝带来不断的冲击和侵扰,汉匈冲突始终是北部边疆的主要矛盾。纵观两汉四百年历史,时而和缓,时而激争,北边难以安宁。西汉初,白登之围后,汉弱匈强,被迫采取和亲政策,送公主,送丝绸粮食,但仍不能满足其贪欲,不断侵扰。西汉争取到六七十年和平发展的环境,休养生息,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自马邑之谋起开始大规模反击,三次大战将匈奴赶在漠北荒漠,匈奴受到重创。西汉后期呼韩邪归附,匈奴威胁稍减,附汉的匈奴安置于边郡,汉界南缩。两汉之际,王莽欲强势压匈,汉匈关系恶化,乱局中匈奴势力得到恢复和扩张。王莽执行错误的民族政策,改制失败,激起了匈奴单于对新莽政权的不满,“匈奴愈怒,并入北边,北边由是败坏”,匈奴与中原王朝之间战争再起。匈奴利用东汉政权初建,无暇外顾之机,势力迅速发展,不仅重新控制了西域还拉拢乌桓、鲜卑进攻汉朝北方。此时,乘此天下大乱之际北方诸多豪强也纷纷自立政权,匈奴勾结反汉的卢芳、张晔、彭宠、李兴等地方割据势力,侵掠东汉北部边郡,以至“北边无复宁岁”。东汉政府面对天下疲敝,经济凋零,人口锐减,边陲萧条的实际情况,出于谋求长治久安的考虑,以保境安民为宗旨,采取以恢复发展生产、安定社会秩序为主的措施。在此形势下,无法在战略上采取反攻,只能采取以防守为主的消极防御政策。于是,沿用西汉策略,修筑长城。

东汉初期,中央政府控制的北部边界大幅内缩,建武初年,彭宠占领渔阳郡,(治所在北京密云西南)控制蓟县自称燕王。卢芳在九原(今包头九原区麻池古城)建立伪政权,控制包括右玉一带的广大地区,成为东汉初期的心腹大患。卢芳,原为西北三水县人,混居于少数民族地区,乘乱假以刘氏子孙起事,被匈奴利用支持其建立“汉”割据政权,笼络各地地方势力,与匈奴联合扰乱汉朝的北部边疆。史载:“初,使命常通,而匈奴数与卢芳共侵北边。”建武元年至十三年,控制八郡之地,其中包括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而此时,东汉并无实力实控北疆,失去北方大片领土,被迫采取防守政策。在怀柔各方的同时加强防御,对西汉的长城无法再度利用,边防线“鄣塞破坏,亭坠毁灭”,必须修筑新的防线,在原西汉长城以南,修筑长城、塞障、烽堠。

头墩段

(二历史依据

史载,“建武十二年,(36年)杜茂、郭忠屯北边,筑亭堠,修烽火,”位置在雁门郡、代郡。“建武十三年,(37年)王霸与杜茂治飞狐道,筑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遣杜茂缮筑障塞,自西河徙幽、并边人于常山关、居庸关以东”。面对匈奴及几股割据势力,东汉政府无力剿灭,只能采取省并部分郡县,内迁边民的举措。建武十年撤销定襄郡,(治所在盛乐)将郡内百姓迁往西河郡(山西离石)十一年,将朔方郡并入并州刺史部,二十年废五原郡,迁民至河东郡,(山西夏县西北)。匈奴左部,遂复转居塞内,朝廷患之,增缘边兵郡数千人,大筑亭堠,修烽火。建武十二年卢芳兵败云中,丢弃辎重逃入匈奴,建武十三年“自代至平城”修筑长城,从河北蔚县至大同北修筑长城。“建武二十一年(46年),援乃将三千骑出高柳,行雁门、代郡、上谷障塞。”是马援巡察边防线,查看修筑的长城障塞情况。杜茂是东汉初骠骑大将军,在诸大将军中以骠骑大将军位最尊。几次筑亭、修烽火都是杜茂指挥。建武十二年“遣骠骑大将军杜茂率众郡施刑屯北边,筑亭侯,修烽燧。”当时,徙边界居民内迁,防止匈奴抢掠,南匈奴内附后防止反乱,加强这一带的防御派大将军镇守边地。

东汉在此地布置防御线,在战略是对匈奴及其他势力的防御,随时监视其动态,可及时采取措施。再者,监视内部动乱,防止边民骚乱。因为,此地处于不稳定地区,多民族混居,多股势力存在,东汉朝廷修筑长城以应对复杂的局面。

(三)右玉地理形势

右玉一带属阴山山脉余脉,从阴山向南,渐次到蛮汉山,再到右玉凉城交界的马头山台地,再降阶于大同盆地,进入农耕区。这一带历史上是草原民族进入中原腹地的通道。从战国、秦朝皆设防于此,西汉几次汉匈交锋和战略运动也从此地发端。战国赵武灵王北进设置三郡,而置雁门郡于此地,是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右玉一带自古就是农牧交界带,从右玉往南进入农耕区,往北进入游牧区。

岱海滩,是人们熟悉的凉城旅游地,岱海盆地的南沿就是地质学所称的“马头山台地”,右玉民间称北岭梁。属玄武岩台地。由上新世沿断裂带发生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而形成。

马头山是山峰名,是台地的最高峰,属阴山山脉南支脉,以大断层急剧降落于大同盆地。马头山主峰海拔1768米,台地平均海拔1500米,马头山系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8公里,右玉境25公里,延长到左云境内约30 公里。明长城呈东北西南走向绕台地北缘而过,现为晋蒙交界线。台地南缘降阶马营河河谷,再往南右玉南境,进入桑干河流域。台地向东延伸至左云宁鲁、威鲁、管家堡一带,落降一级阶地,进入大同盆地。左云的五路山摩天岭是台地的东延部分。马头山台地横亘于阴山南缘,成为阻隔游牧民族进入农耕区的一道天然屏障,于马头山台地北缘修筑长城是利用天然屏障惯用的作法。

匈奴发端于阴山南北,其驻牧地有一定范围,《史记.匈奴列传》载:“单于以下,置左右贤王等,凡二十四个万骑长,诸左方王将居东方,对着上谷郡(河北怀来一带)以东右方王将居西方,对着上郡(陕西榆林一带)以西,单于之庭则对着代郡(河北蔚县一带)、云中郡(内蒙托县一带)各有分地,逐水草迁徙。”匈奴的驻牧地离右玉并不远。

史载,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秦始皇十三年(前234),秦大举攻赵,将取得的赵国云中、雁门一带设置为秦国的雁门郡和云中郡。西汉时期,雁门郡领14个县,郡治善无,东汉时郡治移至阴馆,汉末,雁门郡领县大多荒废。

雁门郡是山西乃至中原的北部屏障,是具有重要军事战略意义的要地,东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治所移至阴馆,而将定襄郡移到善无(右玉)。

雁门郡四周均为山地,北为阴山支脉,西为管涔山,外缘有黄河,南为雁门山,东为恒山,雁门郡地当并州北部,扼勾注山之险,是并州北部边塞的门户。是中原政权与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交集地。雁门郡内的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和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两座城池是两个战略要地。于雁门郡周边多次发生战争,汉高祖七年(前200年)、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汉景帝后元二年(前142年)、元朔元年(前128年)、元朔三年(前126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年)、汉武帝太初四年(前93年)均有战事。

右玉自古为通衢大道。马邑—云中道也称雁门道,自晋阳出发,越过勾注(雁门关)经马邑、云中前往阴山。这条线路自古以来便是中原向北发展的重要交通干线,也是中原政权的军队出征漠北的重要行军路线。善无至平城一线为古道,是周代由国都洛阳向北经太原出雁门至鬼方的道路。战国时期,开辟了由今河北省蔚县经阳原南、大同、云中、右玉至内蒙古和林格尔、托克托、包头止于五原的东西大道,连接雁门、云中、代郡三座边城的道路。

(未完待续)

编辑:董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