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朝古城话沧桑,千年岁月说端详——走进山阴县古城

来源:桑干流韵 作者:王茂盛 发布时间:2023-01-09 20:21 0

山阴县古城原名“斗山巡镇”,最早为河阴县治。包括顾祖禹在内的大多学者以为,河阴县为辽代所置。查《辽志》,未见河阴县始置时间。《辽史·地理志》简述:“应州河阴县,本汉阴馆县地,初隶朔州,清宁中来属。”

查《辽史》卷3《太宗纪上》明载:天显九年(934)辽太宗率军南征,于九月“乙卯次云州,丁巳拔河阴”。

很明显,太宗丁巳所拔之“河阴”非黄河以南、洛阳附近之河阴,必为云州附近之河阴县。故知河阴在后唐之末已经存在了,辽之河阴县乃袭后唐、后晋之旧名。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又载:“石晋河阴县,会同元年(938)入辽,属朔州。清宁中(1055~1064)转隶应州。治今山西山阴县东南25里古城镇。”

我们有理由说,河阴(水南曰阴,以位于桑乾河之南而名)县置于天显九年(934)之前的五代时期,准确的说为“后晋”建立(936)之前。

既如此,其城池土筑于天显九年(934)之前,周4余里,高2.5丈,开东、南、西三门。成规模之建当始于宋神宗(1068~1085)之际。至此,古城以县级治所,步入山阴历史。

金大定七年(1167),河阴县因与郑州属县同名,更名山阴县(山北曰阴,以在复宿山之阴而名),此为山阴得名之始。古城,当为山阴县治。

元至元二年(1336),山阴县并入应州金城县(今应县),十余年后复置。

明清沿袭前朝治所,城池之设走上大规模兴建时期。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山阴县城成了日伪县府所在地。

1938年县府迁至岱岳镇,山阴城降为十大村之一(称山阴城村),至此,山阴古县城退出历史舞台。

解放初期为二区公所山阴城乡,1958年为山阴城公社,1984年称山阴城镇。2001年,更名古城镇。

古城经五代、辽、宋、金、元、明、清、民国八个朝代的交替更迭,到现在已历千年历史。

明代山阴官修县志,先后有两次。一是永乐年间的《山阴县志》,二是崇祯年间的《山阴县志》。永乐县志已佚,山西《成化通志》有引。也就是说,成化《山西通志》所列山阴县资料基本来源于永乐《山阴县志》。

成化《山西通志》载:“山阴县城,山阴守御千户所守。宋神宗时所筑,年久倾圯,国朝永乐三年重筑,正统二年、天顺初再修,周围四里零二十步,高三丈三尺,壕深八尺,东、西、南三门,上各建楼,外为瓮城、月城,角楼四座。”

万历《山西通志》载:“山阴县城,……隆庆六年御史刘良弼砖包,知县苗浡然督工修完。周围四里零二十步,高四丈,池深八尺,东、西、南三门。”

乾隆《大同府志》载:“城池,……高二丈五尺余。正统二年,知县慕宁重修。正德六年,知县王紘重修。嘉靖十六年知县王郎重修,二十六年,知县郝从睿重修,增高八尺。隆庆四年,知县张宗信重修,增高七尺,六年,巡按刘良弼疏请砖甃,知县苗浡然董其役,城高如旧制,基阔三丈八尺,顶阔二丈,池深八尺,广二丈,门三:东曰‘永泰’,南曰‘宿峰’,西曰‘靖远’,上建楼橹,外为瓮城,角楼四,窝铺八,城下列垣为蔽,垣外三十余步,周围筑堤,以防黄水河之涨漫。万历三十五年,知县郭体乾砖甃女墙、马道。

崇祯元年,知县刘以守筑护垣九百五十丈,厚八尺,高一丈,垣外濬濠,深广如旧,引黄水河注之绕护城垣。城上置悬楼十六座,以资防守。国朝康熙二十四年,知县邓永爕请修。乾隆十一年,知县李葳详请以工代赈重修,二十七年,知县叶丕葆详请重修,三十九年,知县傅修捐俸修葺马道、水口并女墙垛口倾圯之处。”

康熙《山西通志载》:“山阴县城池,宋神宗时建。明永乐三年重筑,隆庆六年御史刘良弼砖甃,知县苗勃然督工,周四里二十步,高四丈,池深八尺,东西南三门。”

从现存遗迹看,古城基本为长方形,南城门两边稍微向外凸出。因岁远年湮,风雨侵蚀,加之民居侵占、挤用,大部分坍塌颓废,残破不堪。除东、西、南三面遗存有少量墙体外,北墙已荡然无存。曾经四通八达的街道,拥挤不堪的文武署衙,肃穆幽静的庙宇、坛壝,形式各异的坊表,书书声琅琅的儒学……等场所已难觅“尊容”。

基本完好的西城墙

保存少许的南城墙

归纳以上志书,我们对山阴县古城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

山阴县城,先是土筑,宋神宗时(1068~1085)重筑,城墙高二丈五尺余,由山阴守御千户所守卫,经三百多年风雨,城垣几尽倾圯,直到永乐三年(1405)得以重新修筑。后经正统二年(1437)、天顺初(1457)正德六年(1511)、嘉靖十六年(1537)、嘉靖二十六年(1547)多次整修,该城方有周围四里零二十步,高三丈三尺,壕深八尺之初始规模。且在东、西、南三面置门,各门建楼橹,主城南门外建有瓮城和月城,同时建角楼四座,窝铺八座。隆庆四年(1570)又增高七尺,使之达到高四丈之规模。

隆庆六年(1572)御史刘良弼和知县苗浡然对城墙进行了砖包。使该城扩基到三丈八尺,扩顶二丈,池深达八尺、广二丈之厚重之城。城竣,开三东西南门(分别为“永泰”“靖远”“宿峰”),楼橹如旧,瓮城、角楼、窝铺、城垣、堤坝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万历三十五年(1607),砖甃女墙、马道。崇祯元年(1628),筑护垣九百五十丈,厚八尺,高一丈,垣外濬濠,引黄水河注之,绕护城垣。城上加置悬楼十六座,以资防守。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三十九年(1774)对城池进行了修葺。

经历了100多年后的河阴县,因与郑州属县同名,于金大定七年(1167)始更名山阴县。此后因完颜珣敬沙彦珣名气,于金祯祐二年(1214)五月升山阴县为“忠州”,故城址在今山阴县故驿村北。后因水患,忠州废,至元二年(1336)并入金城,后复置。《金史·地理志》载:“山阴本名河阴,大定七年,以与郑州属县同,故更焉。祯祐二年五月升为忠州,有黄花岭、桑乾河。”

明隶大同府应州。《明史·地理志》:山阴在应州西南,北有桑乾水。清因之,仍名山阴县,仍隶大同府应州。雍正八年(1730),直属大同府,编户旧七里,今六里。

经过几代兴修,古城内坛壝庙宇、文武衙门等相继出现。除原的有“城隍庙”、“圣母庙”等外(庙内碑文记载),特别是明代王家屏官居“相位”之后,达官显贵、商贾名流,纷纷造访,解囊相助,县城达到鼎盛时期。随后盖了“卧佛寺”、“相府”、“接旨楼”、“接官厅”、“马王庙”、“文昌庙”、“财神庙”、“观音殿”、“玉皇阁”、“鲁班庙”、“皋日寺”、“土地庙”等。

城隍庙每年“三出府”,朱元璋曾赐文奖励,那时朱元璋十三子桂的四儿子朱逊煁为“山阴康惠王”(有碑记),在北大街中段建了“都司衙门”(俗称武衙门)。门前有石狮一对,衙门建设规模大于县署衙门。城内大街呈“丁”字形,明洪武八年(1375年)知县蒋文焕在城东南建“县署衙门”,之后又相继在城西街建了“儒学街”(文庙)等。在嘉靖十六年(1537年),城墙增高到3.3丈,隆庆元年(1570年),城墙又增高到4丈,隆庆六年,城墙用砖包。同年在北城墙上重修了“真武庙”以及三门“城楼”等。

明朝崇祯年间,知县刘以守在城外建950丈,高1丈,宽8尺的护城垣,垣外40米挖护城壕,并引黄水河水入内。后又在城南关盖了“龙王庙”、“关帝庙”、“白玉庵”等。东关盖了“老龙庙”、“三元宫”、“天尊庙”等。西关盖了“恒山庙”、“药王庙”等。庙宇之多达50余座,大大超过了周边其他县城。

山阴守御千户所:在县治东,宣德三年(1428)建(存疑),正统二年(1437)千户周升修。成化前设指挥佥事二员,千户正三员、副八员,百户三十五员,所镇抚二员;旗军舍余二千四百六十六名,旗一百二十六名,军九百七十五名,舍一百二十二名,余一千二百四十三名。骑操马四百四十多匹;有盔、甲、刀、箭、腰刀、滚刀、长鎗、骑鎗、弓并铉撒袋箭、图牌、铁骨朵、闷棍、榔头、黄旗、大小将军铳、碗口铳、盂口铳、手把铳、磁砲、信砲、火箭、并㭱、神机箭、螺蛳箭、马子、续降神铳等器械;地二百五十三顷,粮一千五百一十八石,草二百三十束。

旗纛庙:为祭旗场所。由山阴守御千户所建。

守备府:万历十四年(1586)山阴守御千户所议改守备所之后所建,在县治东。

山阴县治(署):明山阴县治,在城东南隅,坐北向南。宽9丈、长20丈。洪武八年(1357),由山阴县第一任知县蒋文焕建,前为正门,次为仪门,左右有角门,中为甬道,戒亭一座,上为正厅,厅左库楼一座,左右厢六房,廨舍共十间,厅后为县宅,围以缭墙。正统五年(1440)知县慕宁修。隆庆六年(1572)知县苗浡然重修,万历十一年(1583)知县王居仁俱增修。

清顺治三年(1646)知县颜永锡、康熙四年(1665)知县何玉相、康熙四十六年(1707)知县甯朝鼎、雍正十三年(1735)知县郝成爕、乾隆十年(1745)知县李葳、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谭昌明、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叶丕葆各重修。乾隆三十九年(1774)知县傅修建三堂、东厢房三楹,并署之东西围墙,川堂迤西旧为“鸿爪园书室”,川堂后旧名“静远堂”。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载:山阴县,治所在今山西山阴县东南山阴城。北京政府时期属雁门道。县佐驻岱岳镇,即今县驻地。

山阴县儒学(县学、小学):在县治西永宁坊。宋建,元因之。同时建东西庑、戟门、棂星门、宰牲坊、神厨、神库、学舍、馔堂。

明洪武八年(1375)知县蒋文焕、王士嘉重建。正统九年(1444)知县慕宁相继修,天顺六年(1462)缮完。嘉靖二年(1523)巡按御史许宗鲁命知县余寅增葺,万历十年(1582)知县王居仁复修,万历十七年(1589)邑人王文端家屏捐金建号舍二十四间。

清顺治六年(1649)知县赵民善重修,碑存。康熙十五年(1676)知县吴一蜚重修,康熙四十一年(1702)知县甯朝鼎重修,提督学正汪灏记,碑存。雍正十三年(1735)知县郝成爕重修。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方恭愈、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叶丕葆相继增修,乾隆三十九年(1774)知县傅修重葺崇圣祠,起建节孝祠于忠义祠之西,有碑记。

文庙:在县治西永宁坊,坐北向南。宽10丈、长6丈。宋建,元因之。大成殿五间,东西两庑各五间,后增二间,大成门三间。在大成殿南建戟门三间。在戟门左建礼门;在戟门右建义路;在戟门南建泮池;在泮池南建棂星门三间。

崇圣祠:三楹,在大成殿东北。

魁星楼(魁星阁):在城东南垣上。宽1丈、长1丈。

启圣祠:在文庙东。位于大成殿正后方,主祭孔子父亲叔梁纥。

名宦祠:三间,在文庙内戟门东。祀蒋文焕、慕宁、余寅、王士嘉、陈伯安、祝经、王郎、张守愚、许光宗。

乡贤祠:三间,在文庙内戟门西。祀唐留侯康君利、辽丞相沙彦珣、元元帅安明本、明永平知府米瓘、镇原知县牛引重、临邑知县王缙、赠东阁大学士王宪武、辽东巡抚成文、宣府巡抚郭登庸、湖广巡抚郭民敬、大学士赠太保王家屏、山东佥事郭石、锦衣卫经历郭恂、广东道御史张羽、朝邑知县王鼎、布政司检校郭瑾、兴县教谕周评、曲周知县宁安、冀州学正刘叔钝。

忠义孝悌祠:二间,在乡贤祠西。祀明孝子马璧。

节孝祠:二间,在忠义孝悌祠西。祀明米周氏,清代旌表彭郭氏、王贾氏、崔丰氏、吴贾氏。

明伦堂:宋建,五间,在大成殿后。

儒学门:二间,在明伦堂东南。

东斋:宋建,三间,在明伦堂左侧西向。

西斋:宋建,三间,在明伦堂右侧东向。

训导署:在明伦堂后,正房三间,东偏房二间,西偏房二间,书房三间,斗役值房一间。乾隆三十八年(1773)训导程麟征捐修。

学田:原制学田地四顷五十亩,明崇正年置于社学后。社学废,其地归儒学。

义学:在县治东文昌祠内,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方恭愈建设,未几废。乾隆三十九年(1774)知县傅修复设于文昌祠。

先农坛:在城东门外,雍正五年(1727)知县张椎奉文建。

王文端公祠(王家祠堂):在学宫(文庙)西,坐北向南。宽5丈、长7丈。主祀明大学士王家屏。

文昌宫(文昌庙):在县治东,坐北向南。宽9丈、长15丈。顺治五年(1648)邑人姚洪烈倡修。康熙十五年(1676)知县吴一蜚、四十六年(1707)知县甯朝鼎、雍正十年(1732)知县张椎、乾隆十年(1745)知县李葳、十八年(1753)知县方恭愈、三十三年(1768)知县常恺各重修。

土地祠(土地寺):在县治东,坐北向南。宽6丈、长6丈。

关帝庙:在城南门之南关,坐北向南。宽8丈、长12丈。明嘉靖间邑人梁祥建。隆庆五年(1571)邑人郭石、梁枢重修,有碑记。国朝顺治七年(1650)知县赵民善、十八年(1661)知县张施大各重修。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县郭永爕、四十一年(1702)知县宁朝鼎各重修。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县谭昌明增建三代祠于正殿东北隅,三十七年(1772)知县常恺重修。

三官庙(三元宫):在东关院城,坐北向南。宽4丈、长5丈。

龙母王庙:在县南门外南关,坐北向南。宽8丈、长12丈。乾隆十一年(1746)知县李葳、三十六年(1771)知县常恺相继修葺。

马神庙:在县治东,坐东向西。宽6丈、长8丈。

玄帝庙(真武庙):北城墙上,宽7丈、长8丈,坐北向南。

圣母庙:在县治东门城内,坐北向南,三进三院。宽7丈、长21丈。

风云雷雨坛:在县城东南里许。

社稷坛:在县城西北一里许。

厉坛:在县北半里许。

城隍庙:在县治西北隅,坐北向南。宽8丈、长18丈。康熙四十五年(1706)知县甯朝鼎修。乾隆三十年(1765)知县常恺重修。

瑞云寺:在县治西。

卧佛寺:在县治西,永宁坊街北,坐北向南。宽7丈、长21丈,三进三院。元时建。明洪武年间修,置僧会司。

白衣寺(百玉庵):在南门月城内,坐北向南。宽5丈、长5丈,

慈佑庵:在南门外。

杲日寺:在县治中街,坐北向南。宽5丈、长8丈。

普光禅院寺:亦名观音殿、观音寺。在山阴县治西,坐西向东。宽1.5丈、长3丈。以砖砌台,上建观音阁。

布政司:在县治东。

按察司:在县治东。

典史署衙:在县署西,正堂右。

都司署:在县治西北,旧无衙舍,僦民舍居,经制给费。乾隆二年(1737),知县郝成爕详请置买民房改作衙署。三十八年(1773)署知县赵有善详情修葺。

北察院:在县治东。

南察院:在县治南。

吏目厅:在县治北。

预备仓:在县治内南隅。

山阴县仓:在县治西北隅吏目厅东。

常平仓:在县治北山阴驿东。仓廒三十七间,仓房一间。

大仓:在县治北,共十一间。

草场:在瓮城内大仓南,过厅一间。

山阴驿:县治东,明景泰五年(1454)建。弘治二年(1489),巡抚许进以使客往来不便,徙置城西南隅,年久颓圯。万历二十二年(1594)署印经历何文冕,改置县治东钟楼之后。备马骡一百匹头。

县库楼:在县署堂东,明洪武八年(1357)知县蒋文焕建库楼一座于正厅之左。

神机库:在东城下马神庙后堂,即鄼□改修。

狱:在县治西,六间。

阴阳学:在县治东,永宁坊街北,知县王紘建。

僧会司:在县治东卧佛寺内。

医学并药王庙在县治西,坐北向南。宽3丈、长4丈。知县王紘建

相府:坐北向南,二进二院,宽3.5丈、长8丈。

接官厅:在西门。宽3丈、长3丈。

箭亭:在后花园北,坐北向南。宽1.2丈、长1.2丈。

以下为古城耆老根据回忆补充的庙宇:

老龙庙:位于东关,坐北向南。宽3丈、长5丈。

天尊庙:位于东关院城,坐西向东。宽3丈、长1.5丈。

白鱼庙:位于东关院城,坐北向南。宽1丈、长1丈。

仓神庙:位于后花园北,坐北向南。宽6丈、长16丈。

勒马宫:在南门瓮城内,坐北向南。宽3丈、长4丈。

玉皇阁:宽1丈、长1丈,坐北向南。

财神庙:宽5丈、长7丈,坐北向南。

鲁班庙:宽3丈、长5丈,坐北向南。

恒山庙:在西关,坐北向南。宽3丈、长4丈。

七圣寺:坐西向东。宽1.5丈、长2.5丈。

坊表

德配天地坊:在棂星门东南。

道冠古今坊:在棂星门西南。

富安坊:城内东北大街。

永宁坊:城内西南大街。

安居坊:城北十五里。

澄源坊:按察司前。

宣化坊:县治西。

功在社稷坊:为王家屏建。

阁老坊:为东阁大学士王家屏。

讲幄亲臣坊:为王家屏建。

宫端学士坊:为詹事王家屏。

翰林坊:为编修王家屏。

四世三宫坊:为王家屏建。

玉土驰赠:为王家屏建。

玉堂貤赠坊:为赠编修王宪武建。

丛桂坊:嘉靖甲午兵宪郭石。

方伯坊:为成文建。

太常卿:为成文建。

都宪坊:都御史成文。

绣衣坊:为副都御史郭登庸建。

提学坊:为副都御史郭登庸建。

纶褒坊:为郭登庸、郭汝建。

兢爽齐芳坊:为正德癸酉郭登庸。

掇英坊:为天顺壬午张钺。

飞黄坊:为蒲莹建。

飞腾坊:为段荣建。

世科经元坊:为成文子成希孔建。

世科坊:为成化乙酉周鋋子周文。

贞节坊:为米祯妻周氏建。

振肃坊:在察院东、西。

登科坊:登科坊,永乐辛卯温良。

折桂坊,永乐辛卯赵英。

鹗荐坊,永乐辛卯王鼎。

步蟾坊,永乐甲午范敬。

夺锦坊:永乐庚子吕靖。

步月坊:永乐庚子周鋋。

鲲化坊:永乐庚子张羽。

登霄坊:永乐庚子杜盛。

崇俊坊:永乐癸卯刘澄。

拔萃坊:宣德乙酉米瓘。

登云坊:正统辛酉杨翔。

文魁坊:景泰庚午吴文。

擢秀坊:景泰癸酉温泽。

进士坊三:永乐辛丑温良,宏治壬戍成文,正德甲戍郭登庸。

贻谋绳武坊:正德丁卯郭登高。

柱史坊:郭民敬。

古城航拍图

明山阴县城,为“腹里”弹丸之地。在军事管理上,初委操守,由“山阴守御千户所”守护。设指挥一员,指挥佥事一员,正、副千户各四员,实授百户四员、试百户六员,原额官军一千六百二十名,大同团操军六百一十名,事故等项军四百三十五名,操军五百六十六名,马五十四匹。所库和县神机库所存器械,如盔、甲、刀、箭、弓、佛朗机、牛腿炮、涌珠炮、连珠炮、大小铜炮、鸟鎗、三眼鎗、五眼鎗、夹把鎗、铜神鎗、铳、寕、铝铁子、火药、鱼鼓砲、将军等应有尽有。万历十四年(1586)议改守备所,设守备、镇抚、吏目各一员,千户有所增设,实在官军达四百九十伍名,实在操守马伍十八匹,接火墩台二十五座。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所载“领见在官军五百二十九员名,马五十四匹。”(有出入,待确认)

明崇祯时,知县刘以守改河道,筑围墙,竣池濠,制悬楼,为县城的“防护”制定了“乘障琐言”二十款。显示了一个雁门关外“弹丸”小县知县较高的军事天赋。

增濠墙。旧城下拦马墙,离城丈许高,止七尺外池濠,俱平漫。今于拦马墙外,筑墙一围,基濶七尺,高一丈,周计九百二十五丈,墙外掘濠,一御虏入,深八尺、濶一丈、险阻既设,则敌不得直冲。

预储蓄。坚壁应敌,无食生变,有仓粟充饶,似可常蓄以食,垛兵饱以待饥,虏有坐困之危。

治守具。火器御虏,长扙如大将军最有神威,次则二将军、三将军、佛朗机、连珠、涌珠、牛腿、鱼鼓、碗口、九眼等砲,五眼、三眼、独眼、鸟铳等鎗,再如炸砲、万人敌、大将军、等器细。而至于石块、灰礶等物,亦所必资。但器以久炼堪用,人以久习成能。鎗砲有大小,则用药有多寡,而铅子、铁子用之亦自有分,或正发,或旁发,或缓用,或急用,或高用,或下用,相机审势,甚不可诬巳,有法颁示邑衆,兹不赘言。

分信地。城门、城楼、角楼、铺舍各有分管,总委小官各理信地事务,垛兵、游兵俱听命于该管委官。各委官俱听中军传号。

制悬楼。木制如小屋,架出垛墙外,以便观望下击,使贼不得近攻,周围共十六座。

立信号。四城各有号色。有警,昼则观旗;夜则观灯。游兵视之救援。

设塘报。戍火外于虏必经之处,设拨马侦探。

设巡更。垛兵昼夜不息则疲。每五垛定一人。二十五垛定五人,交替巡更。

设游兵。垛兵守信地万不可动,外每门设游兵二十五人,习火器器械待敌之法,专司救应。

明救应。游兵原为救应而设,一方受敌,游兵即疾赴救援,相近二方亦如之。

破敌攻。敌以钩杆上城,则鎗斧铳石可破;敌以云梯附城攀上,则木撞竿推刀棍可破;敌聚薪火攻,则多设水缸以扑之可破。

防奸细。夷性叵测,有外诱冲袭,有内应啓门,有无端喊呌,暗窥虚实,不可方物,大要门禁中入之人,寺庙店宿之所,宜严为稽察。

戒喧哗。有警,止许巡更人相传达于该管号,呼救应,诸人毋得喧嚷,以致惊乱,亦毋迟传悮事。

戒虚惊。兵中多因虚惊频烦,人輙不信,及有惊反惰玩而悞事,凡虚惊,当穷事根治之。

带雨具。守城不分阴晴,雨具不可不带。

防懈怠。凡贼攻城,每乘子夜之后,黎朋之初,盖因沉睡悮事乃尔须顷刻提醒,而早晚更当留心。

固人心。人心不定,谁与为守?故刑牲设盟,期于协心共守,始终无虞。

谨栅栏。城上栅栏夜须闭锁,一防垛兵下城,一防奸细上城。城门另设丈余高门,撶锁之开必用梯,以防奸细,各总委更当留心。

重委托。城门、垛口,各用生员督率,以生员颇明理,有挥霍,又有身家人望所在,众易听命,故委托之。总委用世职,专委用宿将,无非重寄之也。

督率各堡。本县七十村堡,其无堡据守者,督令入城;有堡可据者,亦给火器火药,以图其安。

明朝中后期,国力衰微,边备松驰,“北虏南倭” 问题突出。边外的蒙古族右翼首领俺答兴起后,不时南下寇边,明、蒙边界战争不断。北边三镇宣府、大同、山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们内屏京师外抗强敌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时任宣大山西三镇总督的杨时宁,一方面顺应边疆史地撰述大量涌现的潮流,另一方面按朝廷的要求,于万历三十年(1602)组织文武将吏对宣府、大同、山西三镇进行实地调查,图画条说各镇的形胜、要害、边防情况,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十二月结束。杨时宁将此次工作的结果,编辑整理为《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该书既提出备边方略,也是北方三镇的战备地图,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全书共三卷,前有三镇总图,以统其纲;后分为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按镇、路、城堡逐级分别叙述,图说结合边防形势,一览在目。

明山阴县城尽管为腹里小城,其战略地位亦当重要。因而,也纳入“九边”重镇大同镇之“七十二城堡”之一,由大同分守冀北道辖井坪路所管。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载:本路参将分辖十城堡,为守备八,操守二。内井坪、灭胡、乃河、将军会皆临边;朔州、马邑、山阴、应州、怀仁、西安则近腹里矣。然邻边者,固虏常肆螫之所,近腹者亦虏每垂涎地也。东至怀仁城二百四十里,西至乃河堡六十里,南至朔州城六十里,北至平虏城六十里。边墙东起西路界,西止丫角山,沿长三十一里有零;边墩五十九座,又界墩一座,火路墩一百六十七座,小市场一处,统辖见在官军七千四百三十员名,马骡二千一百一十九匹头,内援兵官军二千三百八十员名,马一千五百七十七匹。本路南屏鴈代,东障朔应,边外顺义王部落板升余党杂错驻牧,又逼邻多罗土蛮等巢穴。嘉靖间诸虏紏衆深入,左窥鴈代,右伺太原,东扰云中,率于本路假道焉。故至今凋残未复,谭者色变,顾边腹数百里以一路兵力应援之,难免无顾此失彼之患。若虏势缤纷,必邻封协力共保,庶克有济,不然画地分垒,秦越异视,势必难于完壁徃日殷鉴不远也。

山阴城图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载:“山阴城,北至高龙王峪六十里。东至应州城六十里。南至山西边四十里。西至马邑城六十里。本城古县治,永乐三年因之,土筑。隆庆六年始包以砖。周四里三分,高连女墙四丈。原设知县。守御千户所先委操守。万历十四年议改守备所,领见在官军五百二十九员名,马五十四匹,管火路墩二十五座。本城八岭环拱,二河襟带,亦称形胜。但兵寡土碱,无险可恃,防守不易,耕植颇艰。嘉靖间虏由大石梁入寇,又由镇城西下,几为所陷。若从此直驰雁代,震惊太原,延蔓远矣。此也三晋要区也。勿以近腹而忽,绸缪之计焉。”


编辑: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