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剪纸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地方色彩浓郁,它体现了我国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审美理想和哲学观念,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
在朔州老城非遗展示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朔城剪纸传承人李嵋屏和她的“小伙伴们”开始了一天的剪纸工作,随着剪起纸落,一件件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朔州特色的剪纸作品,在她们的巧手中逐渐成型。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朔城剪纸传承人李嵋屏说:“咱们朔州的剪纸很俏皮,也很细腻。每一个图案都有吉祥寓意,蝙蝠、花朵、牡丹花、莲花,还有鱼都有它特定的代表的含义,所以呢,你看到很普通,实际上一剪是真的不普通。”
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朔州一带可以追溯到汉唐时代。春节以及端午节期间,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在窗户和大门上张贴剪纸作品,希望来年的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李嵋屏说:“经常练,你自己手熟了,心熟了,所以你手上的活就利索。所以,从古到今,咱们朔州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工匠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从老一辈一直传承到现在。”
说起剪纸,李嵋屏两眼闪着光,对剪纸的这份喜爱,李嵋屏一直坚持着,经过时间的打磨,她在传承中创新,寻找突破口,并且逐渐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事业。
李嵋屏说:“咱们朔州的剪纸现在加进了新的元素,有一些蹭色的彩色剪纸,还有染色的,填色的技法是相当多,用传统的老工艺,创作我们关于现代的一些新的内容的作品。尤其是开发一些文创产品,还有一些有关朔州的地标性建筑,历史人物一些方面的作品,既保持了传统的元素,又加进了现在的内容,宣传了咱们朔州本地的文化,民间的艺术,也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现代的光彩。”
近几年,朔州剪纸通过展览、比赛、培训、文化下乡等形式,不断挖掘人才,培养有艺术潜力的剪纸爱好者,指尖技艺有效转化为指尖经济。
剪纸爱好者李世珍说:“每天陶醉在这个(剪纸)里面,也感染了周围的朋友,还有姐妹,都一块儿剪纸。”
剪纸爱好者 赵丽娟:想把它(剪纸)介绍给外地的朋友,或者送给他们,代表我对他们的一份祝福。也想把咱们朔州的这份非遗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朔州剪纸非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朔城剪纸传承人 李嵋屏:老中青都有,老艺术家们把他们手中的绝活技艺传承给新一代,让更多的人了解剪纸,动手学习剪纸,喜欢剪纸,创作剪纸,让我们的中华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记者:刘希军 高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