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埋荒野,一朝考古释谜团——走进故驿古城

来源:桑干流韵 作者:王茂盛 发布时间:2023-01-11 15:48 3 0

山阴县城池古堡星罗棋布,比比皆是。可要说最早的城池,就目前而言,当为故驿古城。古城建于何时,为何而建,一直困扰着当地文物考古者和村民,以至于成了千古奇谜。一些史志的记载也简而言之,不明就里。

故驿,早期名“古驲”“故驲”。“驲”,音“ri”。繁体为“馹”,本为古代驿站用来传信的车驾。亦指“驿马”。“馹”“驛”同义。简言之,故驿,即“古代驿站”之所。

归纳省、府、县三级地方志的记载,我们只知道,山阴县于金贞祐二年(1214),升为忠州,州城位于古城镇西南十五里,又名山阴古县、山阴古城,今废。


故驿古城地面遗址


古城的传说

对于忠州城的历史过往,传说多于史记。

传言,“故驿”是“古邑”二字的讹化。故驿村东北有座古城,周围九里十八步,呈“凤凰单展翅”姿势,是辽代的河阴县故城。故城东北角为“子城”,据说是古代“监狱”的地址,现在遍地瓦砾,不生庄稼。

传说,城内有座古庙,庙前有个石狮子,“狮子眼红,水灌古城”。有一次,庙里的小和尚用朱砂把狮子的眼睛涂红,桑乾河果然发水,湮没了这座城,居民才搬到城北二十里的山阴县城和南一里的故驿村。


神堂圪塔


又说,古城的西南城外,有一个海子,地势低洼,叫“蛤蟆湾”。

古城周边,时常发现古代铜钱、箭头、瓦器、瓷片、骨骼、陶瓷罐等类物品,引来不少“盗宝人”的觊觎。

明《山阴县志》山川图①

古城的发现

古城的发现,纯属偶然。

1950年夏,桑干河南干渠工程,在位于山阴县故驿村的东南隅,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担任此项任务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8军203师607团。在掘土过程中,战士们在距离地面180厘米的地方,挖到了一些遗存的陶盆、陶缸、陶罐、瓷盌、瓷瓶等文物。这些文物经察哈尔省人民政府上报文化部,并于5月27日批转到国家文物局。文物局邀请首都部分专家,举行座谈会,一致认为其地位于汉文化和中国北方系文化接触的边缘,与历史文化必有重大关系,这座古城可能是战国到汉代(公元前481~公元220年)的遗址,后被大水淹没逐渐废弃的。实在值得举行试探性发掘。7月21日,文物局会同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考古室、北京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文物馆、清华大学营建系、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历史博物馆等机构,商请各方专家,组成“雁北文物勘查团”,赴雁北各县开展考古及调查古建筑工作。

雁北文物勘查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组织的规模较大的关于历史文化遗产实地调查研究的工作团体。成为建国之初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文化事件之一。故驿考古,对于时属察哈尔省的山阴而言,意义尤为重大。

我们有幸得到1951年3月发表的《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订本,其中傅振伦先生的《山阴县城南古城勘察记》一文,该文从勘察缘起、勘察经过、勘察结果、物品采集、山阴县历代沿革及古城址年代的考证、处理意见等六个方面,对故驿古城作了详细记载,从而使我们对该城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


《雁北文物勘察团报告》书封



 傅振伦先生《山阴县城南古城勘察记》原版


勘察经过

雁北文物勘查团考古组一行9人,于7月29日午,由岱岳镇出发。东南行10里渡桑乾河(汉称治水,后称㶟水),又15里至山阴县城,东南行3里渡黄水河。前行为四里庄,南行16里至故驿村。经县政府介绍,住刘姓家。当晚,县政府秘书、区长及村干部来谈当地情况及发见古物经过。30日,本组人员由南城址中部左行,沿着断断续续的残垣巡视一周,捡到了残碎陶片瓦片。31日上午,到开渠发见古物的地方,详细考察。下午,又在遗迹内搜寻古物。8月1日,一部分人员测绘城址平面图,一部分人员在东南角开渠的地方,试掘了两处遗迹。2日~4日,发掘古城外西南新开渠道中的古墓。至是,勘查古城的工作,告一段落。


 明崇祯年间山阴县村庄与现村庄对比


勘察结果

古城北去山阴县城20里,西南去故驿村里余。城址如附图所示(插图一),南北向偏西40余度,东部略似方形,西部残破,且不很规则,周围约十余里。古城东北及西北一带,都是咸地,斥卤不毛。地方人刮土煎制硝盐。其余地区,才是农田。由东南城角新开渠处观察:古城垣高4米余,宽约5米;现在露于地面的城址高1米有余,城垣倾圮,其土散在城垣的两旁,最宽处有达7米的地方。城址土质坚硬,甚至铁锹都难铲动。有的部分,颜色灰白,似乎杂有石灰质。城址内外,各有自东北而西南的渠一道,二渠之间,又有自南而北的一道渠,都是近代所开凿的。我们得到的古代货币、铜镞、菱文砖,及琉璃杂品,都是在老渠两坡上捡得的。古城南北垣的中部,相传是古城南北门的所在,现在有自南而北的一条大路,北通山阴县城,夏日霪雨积水成河。在古城东角新开河渠的西端,发见瓦的残片瓦当,其东有很多的兽骨。杂有瓦砾的灰土层去地面约1.5米。南北城址上发见的陶瓦残片最多,西垣次之,东垣最少。北垣西部发见了辽金时代(907~1234)的砖。城内东北角也有不少的残片。


插图(一)山阴县城南古城平面图


在古城外西南方新渠道中所发掘的古墓,南北向,偏西10度。墓圹正方形,分南北二室,有四羡道,都用砖砌成,砖长28公分,或31公分不等,宽15公分,厚5公分。圹室虽然完好,而顶部都已残破。此次发掘一无所得。南室东南西南二角,虽然有人的头盖骨两枚,但不像原来埋葬的东西,这个墓地恐怕是以前已经被他人盗掘过的。或者是将墓主人迁移了的坟墓。古墓平面及切面图如下(插图二)。


插图(二)山阴县故驿村北古墓平面及切面图


采集物品

本组采集物品,包含先秦以至宋辽金文物,现在分别年代,列表如左。其中有察省水利局驻故驿的人员,故驿人民捐献的古物,及人民解放军68军军部交来的发见品,一并列入,并致谢意!

1、先秦物(前221年前)

红色陶片(有有绳文者)

灰色残陶器:有残豆、鬲足、绳文陶片……

明刀残片

铲形铜币:平州、晋阳(背有“二”字)(修渠发见兹氏、平阳等币,未交来)。

铲形铜币残片

2、汉物(前20625

铜钱:半两、五铢、大泉五十(新莽)。

铜镞:三稜、铁柄,一长3.7公分,一长3.5公分。

陶器:罍(高24公分,口径13公分,腹围99公分)。罐(其一高22公分,口径12公分,腹围79公分;其一高17.5公分,口径10.5公分,腹围五56.5公分)。小罐(高9.5公分,口径6.5公分,腹围36公分)。(此系人民捐献者)。尊(高13公分,口径8公分,腹围30公分)。罐(其一高14公分,口径9公分,腹围55公分;其一高13公分,口径9.4公分,腹围60公分)。小罐(高7.4公分,口径5.5公分,腹围31.5公分)。蛤蟆(状似蛙,长10.5公分,宽8.5公分,一面为双鱼文,一面为龙文。中空,摇之有声)。(以上开渠所得)。

残陶:豆(一高8.5公分,又有径9.8公分,8.5公分,11.5公分等等不一)、盌(其一划双鱼,高6.5公分,口径16公分)、蒸、缸、盆、鼎耳、博山炉盖、纺轮、小圆球、残片花纹不一。菱文砖(厚3公分,宽存15公分,长存21公分)。瓦(有两面有花纹者。有大瓦,一宽48公分,一宽42.5公分;又一筒瓦,长41.8公分,宽10.5公分)。瓦当(有云文,龙文者)其径7.5公分,15.5公分,不一。

料器:蓝色管状物,长3公分;绿色管状物,长1.2公分;又有一片状圆形物。

3、北朝物(386581

铜带钩:长4公分。(一说是汉代物)。

陶器残片。

4、宋物(9601279

铜钱:崇宁重宝。(地方人藏有出土的淳化、天圣、熙宁、元丰、元祐等钱。)

瓷片:有白釉者,有一黑釉者,有近似磁州窑器残片者。有一白釉盌底,墨书“贾金”二字。但未见印花白瓷片。

5、辽金物(9071234

瓷罐(一褐色釉,高23.5公分,口径13公分,腹围70公分;一黑釉,高27公分,口径16公分,腹围69.5公分)

陶瓷残片。

6、年代未详者

人骨、蚌、木、石、铅质弹丸。

插图21

插图1:平州布


插图2:晋阳布

插图3:残刀


插图4:残布


插图5:汉半两


插图6:汉半两


插图7:新大泉五十


插图8:宋崇宁重宝

插图9:汉陶蛤蟆


插图10:汉陶盌底


插图11:汉陶残豆


插图12/13/14:汉陶片


插图15、16:汉陶片


插图17、18:汉陶片

插图19:两面有花纹之汉瓦片

 插图20:两面有花纹之汉瓦片

插图21:两面有花纹之汉瓦片

插图22:残汉瓦当


图版8


2、发掘古城内东南角新渠之一岸         1、古城内东南城角(开渠发现古物处)

4、发掘故驿村北新渠道中古墓            3、发掘故驿村北新渠道中古墓

6、故驿村南李庄古墓                5、故驿村南李庄古墓

 8、瑞云寺元谦公和尚寿塔7、瑞云寺明万历砖塔

9、修渠时古城东南角内出土陶器

10、故驿村人民捐献古城出土陶器


11、古城内出土陶器残片

12、古城内出土陶器残片


13、古城内出土陶器残片

14、古城内出土砖瓦


山阴县历代沿革及古城址年代的考证

要想研究古城的年代,必先明白山阴县历代的沿革。根据县志所载:

山阴县在禹贡为冀州之域。虞及周为并州之地。春秋时(前722481年)为北狄之地,(见《元和郡县志》卷14朔州条)。战国(前481221年)属赵,隶雁门郡。

《史记·赵世家》曰:“武灵王二十年(前306),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二十六年(前300),攘地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匈奴传》曰:“武灵王置雁门郡”。

秦(前221206年)仍为雁门郡阴馆县地,(见《大明一统志》卷21)。两汉(前20625年)同。

《寰宇通志》卷81言:山阴汉为阴馆县地,《汉书·地理志》阴馆县注云:“楼烦乡,景帝后三年(前141)置。累头山,治水(即㶟水)所出”。莽(9~22)曰富代。

而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一46大同府条言:山阴两汉为注(音注)陶县②,属雁门郡。光绪《山西通志》即采其说。因为山阴西为阴馆,东为注陶,所以历来地志图经,不说山阴属阴馆,就说属注陶,大半都是臆断。

东汉末年县废。

《读史方舆纪要》卷39山西大同府条引五代李焯撰《河东记》曰:“勾注以山形勾转,水势注流而名,亦曰陉岑。自雁门以南,谓之陉南;以北,谓之陉北。自汉中平(184)以后,胡羌大扰,陉北之地,皆为荒外”。

三国魏晋(221420年)为注陶县地,永嘉(307)后废。

《晋书·地理志》:雁门郡有注陶县。《元和郡县志》卷14朔州马邑条曰:“晋乱,其地为猗卢所据”,《读史方舆纪要》卷39引《河东记》曰:“晋永嘉四年(310),鲜卑拓跋猗卢帅部落,自云中入雁门,从并州刺史刘琨求陉北地,琨徙楼烦、马邑、阴馆、繁峙、崞五县民于陉南,以其地与之”。(注云:曹魏时(约211~265)五县俱以迁陉南,遗民犹在陉北也。)

北魏(386535)归神武郡,又立平齐郡。

《隋书·地理志》云:“神武郡,后魏置”。山西省志云:“平齐郡在今大同府山阴县界”。《水经注》卷13㶟水条曰:“魏皇兴四年(469)齐平,徙其民于县,立平齐郡。”《元和郡县志》卷14朔州条曰:“后魏都代,地属畿内。孝文迁洛(494)之后,又于定襄故城置朔州。葛荣之乱(527),州郡又废”。

北齐(550577)属太平郡,后周罢。(见《隋书·地理志》)。

隋(581618)为神武县,地隶马邑郡。

《元和郡县志》卷14朔州条曰:“周武帝(约559年)置朔州总管,开皇(581~600)罢”。又言:“大业三年(607)罢朔州,为马邑郡。”

嘉庆《重修一统志》言:山阴隋属鄯阳县地,也是臆断。

唐(618907)县废,地属神武军。

《新唐书·地理志》言:雁门北有神武军,后改大同军。

而嘉庆《重修一统志》云:“山阴唐为马邑县地”。光绪《山西通志》云:“唐废县,属朔州,为马邑县地。五代后唐明宗(926~933)于马邑置寰州,又为寰清县地。”两说不同,可并存之。

契丹(约936)为寰州阴馆县地。宋(9601127)为山阴,属云中府路应州。(见《宋史·地理志》)。

乾隆《大同府志》卷一城池门曰:“山阴城,宋神宗(1068~1077)时建,明永乐三年(1406)重筑”。嘉庆《重修一统志》言:“山阴县城,周四里有奇,门三,池广二丈,宋时土筑,明隆庆中(1567~1572)甃砖”。(崇祯《山阴县志》言:山阴城,明永乐三年重筑)。

辽(9071125)为河阴县,属西京道应州。

《辽史·地理志》应州条云:“河阴县本汉阴馆县地,初隶朔州。清宁中(1055~1064)来属。”

金(11151234)为山阴县,属西京路大同府应州。后升忠州。

《金史·地理志》云:“山阴(在复宿山之北),本名河阴,(在桑干河之南),大定七年(1167),以与郑州属县同,故更焉。贞祐二年(1214)五月升为忠州。”忠州城西北隅有风神庙,(见《大同府志》卷15祠祀门)。

元(12601368)为山阴县,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尉使大同路应州。

《元史·地理志》云:“山阴至元二年(1336)③并入金城,后复置。”

明(13681644)仍称山阴,属山西布政司大同府应州。(见《明史·地理志》)。

清(16441911)因之。雍正八年(1730)直隶大同府应州。(见《大同府志》)。

民国(1912)初隶山西省。

解放后划归察哈尔省雁北专区。

现在的山阴县旧城,是北宋开始修筑的,辽、金(贞祐二年以前)、元、明、清的县治,都设于此。

至于今日所见到的县城南古城,就出土的物品来说,似曾为周朝末年以至东汉及魏的遗迹,这些时代的遗物发见最多。古城以内,瓦砾满地,又发见不少的箭头。

辽金(贞祐二年以前)县治,在今山阴旧城,即古城北20里(一说15里)的地方。当时古城也许还有居民。金贞祐二年忠州治此古城,崇祯《山阴县志·古迹》门云:“忠州城,县南15里,金筑,今废。”《山西通志》也说:“贞祐二年五月升山阴为忠州,徙治于县西南15里,仍为山阴,还故治。”可见现在所看到的古城城址,的确是金贞祐二年迁治的城墙。其城内外遗留很多的辽金瓷器和残片,又往往发见宋朝“岁贡”北方的钱币。在古城内外,除了最近开渠发见灶台和人兽残骨以外,找不到其他大规模被水冲刷湮没的痕迹。关于上章谈到东汉末年及晋永嘉以后荒废的经过,我们可以证明这座古城,可能是被人民逐渐放弃的。因此,出土的秦朝以来的遗物,也多半是残碎的,并无很完整的东西。

至于古城是周末到魏的什么城池?现在无法考明。根据以往地志,可以知道注陶故城在古城大东;阴馆、楼烦则在它的大西。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以《汉书·地理志》之阴馆县治,绘于今山阴县城南,勾注山之北,魏书地形志之阴馆城也绘在同一地位,实在是错误的。晋建兴元年,猗卢于今县西北黄花岭筑新平城,则在今山阴之西北,也不是古城的位置。嘉庆重修一统志曰:“桑乾废郡在山阴县南,后魏置。”此说亦误。因为水经注卷13㶟水条言:“㶟水出于累头山,一曰治水……东北流出山,迳阴馆县故城西……魏皇兴三年,齐平,徙其民于县,立平齐郡。……日没城南……东有日中城,城东又有早起城……城在黄瓜阜北……东南流迳桑乾郡北。……东胡西浦,湖滩相接……俗谓之南池……池北对注陶县之故城南,故曰南池也。……”。

现在事实证明日没等三城,都在今怀仁县境,黄瓜阜即今黄花岭(一曰黄花堆),亦在山阴之北。注陶又在黄花堆东北。由此可见,一统志之说,也不是正确的。

所以古城是周末以至北朝的什么所在?实在不能解决。

处理意见

古城四周长约10里,文化层的分布情形,非全部掘到深一米有余的深度,不能知道。若在古城作大规模的发掘,怕是费力多而收获少。而且我国境内存在到现在的汉代城池,不只此一处,所以我们以为:这座古城目前可不发掘。不过以后如因渠水冲刷或农作而发现古物,必须由人民妥为保护,送交村政府,转交上级处分。当地居民更不得自行发掘,以免破坏古墓。这似乎是很合理的处置。好在我们对于中央政府最近颁布的保护文物法令,已经在所经过的,面向人民,作了宣传,对于保存古迹古物,一定会起到相当作用的!

结论

从考古组采集的物品看,既有先秦物,又有汉物、北朝物、宋物、辽金物,以及年代未详者。我认为,故驿古城始建于周末,合乎情理。这座有两千多年的古城,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是周末(周赧王前249)以至北朝的什么所在,唯有发掘,不得而知!

故驿古城的基本轮廓

座北向南,偏西40余度,东部略似方形,西部残破,周围约十余里。城垣高4米有余,宽约5米。现存城址高1米有余,城垣倾圮,其土散在城垣的两旁,最宽处达7米。城址土质坚硬,颜色灰白,似乎杂有石灰质。城址内外,各有自东北而西南的渠一道,二渠之间,又有自南而北的一道渠,都是近代所开凿的。古城南北垣的中部,为古城南北门位置。

夯土层

山阴古八景之一——墉石征风

故驿有风神祠,村民称“大庙”,位于故驿村西南。明《山阴县志》载:“风神庙,在县南十五里,古城西南。”

此风神庙的来历与一块石头有关。相传,在古城西南,有一石,大如屏,厚三寸,色泽如肝。石上有龙形遗迹和草书字迹。字迹模糊,不可辨认。有一殷姓乡民,取石甃坑而卧,惊动了石头,并使之发出了声响,不料,夜间风声大作,殷氏惧怕,将石头送回原地,被称为“墉石”“风石”“风神石”。之后,乡民盖了间小庙,以祀风神,后经官府扩展为三间,取名“风神祠”。也就是明《山阴县志》所谓的“城(今古城镇)西南十五里,相传有石如屛,人取砌坑,夜作风,声如吼,惧而送出,乡民建祠以祀风神。”晓城楼橹:古城日出时曙光掩映望如楼橹。

忠州刺史斡勒哈打

如今的山阴县,称忠州前名河阴县。这个河阴县是在宋辽战争之后,辽代统治时设立的。因郑州河阴为上县,而北方的河阴县为下县,为避郑州河阴之讳,金大定七年(1167)始称山阴,因位于复宿山之北而名,此山阴得名之始。

公元1115年,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金建国后,展开了以“辽五京”为战略目标的灭辽之战,于1125年灭辽。金灭辽后,与北宋遂成敌国。金太宗完颜晟即位后,挟灭辽之威,很快席卷而南,于天会五年(1127)灭亡北宋。女真在消灭辽和北宋后,统一了黄河流域,包括山阴县在内的广大北方地区,并与南宋长期对峙。

金卫绍王完颜永济时(1209~1213年在位),盖州猛安人斡勒哈打以荫补亲军,任山阴尉,这时的山阴县当兵冲,斡勒哈打率当地土豪、官兵身先行阵。贞祐初,以功迁本山阴县令。

到了金宣宗完颜珣的贞祐二年(1214),因完颜珣敬慕沙彦珣的为人与勇猛,升山阴县为忠州,仍以原县令斡勒哈打充忠州刺史一职。州被兵久,耕桑俱废,诏徙其民于太和岭南,斡勒哈打遥授同知太原府事,仍领其众。

到了贞祐四年(1216),斡勒哈打以太原府同知遥授应州彰国军节度使,权河东北路宣抚副使,督粮饷往代州。斡勒哈打不想去,并与宣抚使完颜伯嘉争辨。斡勒哈打恐完颜伯嘉上奏,于是先入为主,力奏完颜伯嘉侮辱自己在先。御史台廉知道这件事后,不等二人相奏,将完颜伯嘉和斡勒哈打一同改迁。斡勒哈打改任武宁军节度使。数月后,召为劝农使。不久改为金安军节度使。到完颜珣兴定元年(1217),复为劝农使,历河间知府,权元帅右都监,行元帅府事,驻兵蔡息间。权同签枢密院事,守河清,改知归德府事。斡勒哈打屡守边要,无他将略,虽未尝败北,亦无大功。元光元年(1222)卒。

忠州元至元二年(后至元1336)并入金城县,但为时较短。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忠州城(今故驿古城)被大水淹没,官署民房俱废,居民死伤殆尽,余下的居民移置山阴城(今古城)和故驿城南,后又复置山阴县,至今未变。

从贞祐二年(1214)金代升山阴为忠州,到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忠州城被大水淹没。忠州及后来的金城县,经金、元二朝,历143年,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对《故驿古城址年代考》一文的校勘

本人曾在《朔州新闻网》发《故驿古城址年代考》一文。现就文末之“注”作一更正,以期得到读者朋友的谅解!

原文如下:

古城:指故驿古城。也就是金时的忠州城。河阴县更名山阴县后,金贞祐二年(1214年)升山阴县为忠州后迁治于此,后于元至元二年(1265年)被大水冲毁,跨金、元二朝,但为时不长,共51年(1214~1265年)。也就是说,金忠州为20年,元山阴县为31年。

还故治:元至元二年(1265年)大水冲毁故驿城后,县城治所又迁还故址,即今山阴县古城镇古城村的古城。元至元二年(1265年),大水冲毁忠州城以后,元又复置山阴县,后并入元金城县(唐武德年间置,五代,辽、宋、金、元俱称金城县,均为应州治。

更正

古城:指故驿古城,金忠州城。河阴县更名山阴县后,金贞祐二年(1214年)升山阴县为忠州,后迁治于此,后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被大水冲毁,跨金、元二朝,共143年。也就是说,金忠州为141年,后元山阴县为2年。

还故治: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大水冲毁忠州城以后,元又复置山阴县,迁治于此,后并入元金城县(唐武德年间置,五代,辽、宋、金、元俱称金城县,均为应州治)。

注释:

①明代《山阴县志》山川图,有误。请参考者斟酌。

②注陶县之“注”字,本为左“氵”右“上山下主”,今作“注”或“汪”字。注陶县或为汪陶县。本文从傅振伦先生。

③元代用“至元”年号有两次,一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1264~1294)共31年,史称“前元”;二是元惠宗妥懽帖睦尔至元(1335~1340)共6年,史称“后元”。此处当为元惠宗至元二年,即公元1336年。

附:雁北文物勘查团

雁北文物勘查团成立的背景

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1月1日,由中央人民政府及时组建文化部,新中国首任文化部部长为沈雁冰。文化部内设一厅六局。其中文物局负责指导与管理全国的文物、博物馆、图书馆事业。时任文物局局长为郑振铎。

1949年12月24日,由文物局牵头,在北京召开全国文物管理工作会议,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副局长王冶秋邀请著名专家、学者郭沫若、向达、梁思成、尹达、范文澜、邓拓、胡绳、马衡等,为即将出台的《为禁运文物图书出口令》、《为保护全国各地公私有古迹文物图书令》、《保护有关革命历史文化建筑物暂行办法》、《古文化遗址及墓葬发掘暂行办法》等文物法令的实施征求意见与建议;1950年5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和《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同年7月6日,颁布《为保护古文物建筑的指示》,明确规定:“凡全国各地具有历史价值及革命史实的文物建筑,如革命遗迹及古城廊、宮阙、关塞、堡垒 、陵墓、楼台、书院、庙宇、园林、废墟、住宅、碑、塔、雕塑、石刻等等,以及上述各建筑物内之原有附属物,均应加以保护,严禁毁坏。”

这一批最早的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性文件,对建国之初,特别是在“土改”运动中保护古代建筑及其他重要文化遗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雁北文物勘查团成员的构成

1950年7月21日,“雁北文物勘查团”正式成立,下设考古、古建两个组。勘查团团长由时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裴文中先生担任,副团长由清华大学营建系刘致平教授、清华大学国文系陈梦家教授担任。考古组组长由陈梦家教授兼任,副组长分别由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员阎文儒、北京历史博物馆傅振伦担任,组员有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宿白、清华大学文物馆的王逊;古建组组长由刘致平教授兼任,副组长分别由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北京大学工学院赵正之教授、清华大学营建系莫宗江副教授担任,组员包括清华大学营建系的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等三人;另外,北京大学工学院的李承祚、故宫博物院的张广泉因病返京;还有中央文化部文物局总务科的王守中、王树林等,共计16人。


编辑: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