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历史上最后一个沙陀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 冬 发布时间:2022-12-24 19:07 0

在唐末五代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影响很大的民族,他的名字是沙陀。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攻陷西域,役使沙陀,令其居处甘州(今甘肃张掖)。元和三年(808),沙陀在吐蕃的欺压下东迁降唐。归唐之路,九死一生,领袖朱邪尽忠战死,其子执宜及余部约10000人被唐朝朔方节度使范希朝安置在盐州(今陕西定边)。次年(809),范希朝转任河东节度使,沙陀也随之迁居“神武川之黄花堆”,以今天的朔州、大同为家,与昭武九姓、突厥、契苾、回鹘、党项、达靼、奚、室韦等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一个著名的“代北集团”。

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政权为沙陀人建立。此外,与沙陀关联较大的还有后周、后蜀、南吴等。后周太祖郭威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禁军“从马直”出身,向来为刘知远所信任,官阶步步高升,最终割据自立,建立了后周政权。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为李克用女婿。李克用爱将李承嗣、史俨等以3000沙陀晋国骑兵归附杨行密,多次击败朱温,为杨行密建立南吴政权立下了大功。此外,宋太祖赵匡胤孝章皇后宋氏也为沙陀李氏后裔。

这样来看的话,五代十国总计约15个割据政权、王国,与沙陀渊源较大的有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后周、后蜀、南吴7个,几乎占据总数的二分之一。

但是,辽、宋以后,沙陀逐渐沉寂下来,慢慢在中原大地消失不见。历史上,最后一个沙陀究竟是谁?身在何处?

后唐覆亡之时,史书记载李克用一脉无后。《新五代史》卷14《唐家人传第二》曰:“当庄宗遇弑时,太祖子孙在者十有一人,明宗入立,其四人见杀,其余皆不知所终,太祖之后遂绝。”但是,宋代,仍有沙陀李氏的活动痕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4记载:天圣四年(1026)三月,“安德节度推官李佑,唐庄宗曾孙也。上书求便官,以扫洒陵庙。夏四月丁未朔,改授西京留守推官。”这位李佑,在庄宗李存勖死后100年,仍不改李氏之姓,看来曾经的沙陀朱邪氏在宋代依然构成一个不小的群体。不过后唐是三姓王朝:李存勖为沙陀贵系朱邪氏;李嗣源为李克用养子,但“无姓氏”,本名邈佶烈;李从珂为李嗣源养子,本姓王,小字二十三。这个“沙陀李氏”群体,大约与宋辽相始终。熙宁三年(1070)正月,宋神宗下令“录唐李氏、周柴氏后。”此处的“唐”与“周”,应为后唐、后周。第二年(1071)三月,神宗又“录唐李氏诸孙杲为三班借职,德臣、养年州长史。”辽国也曾对管内沙陀有所羁縻,《辽史》卷46《百官志二》有“沙陀国王府”的记载,卷36《兵卫志下》有“沙陀属国军”。

北宋历史上著名的郭皇后,其家族或许与沙陀有很大渊源。天祐五年(908),李克用卒。这一年,应州金城县诞下一个男婴,他的名字是郭崇(本名郭崇威),与后唐明宗李嗣源同乡。天福二年(937)二月,已为应州马军都指挥使的郭崇威不甘心依附契丹,最终挺身南归,历任多镇骑军都校。后周太祖郭威很信任郭崇威,升其为禁军统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后又外放任节度使。北宋建立后,郭崇又兼中书令。乾德三年(965年),郭崇去世,享年58岁,追赠太师。天圣二年(1024年),郭崇孙女郭氏嫁给了年轻的宋仁宗,被尊为皇后。从姓氏上看,郭崇家族似为汉人,其实不然。《宋史》卷255《郭崇传》记载:郭崇“父祖俱代北酋长。”代北为沙陀起家之地,看来郭崇家族早为沙陀效力。又父祖本为“代北酋长”,可知郭崇祖上必是胡人,或许就是沙陀。从郭崇履历来看,其主要担任州县、方镇骑兵将领,后又为禁卫骑兵统帅,再节度大镇。一般来说,善于骑射、又能指挥大规模骑兵作战的军人,多为胡人,这印证了郭崇本为胡人的出身。事实上,沙陀多改汉姓,郭氏即是其中一例。例如,《宋史》卷252《郭从义传》载:“郭从义,其先沙陀部人。”应州为沙陀“霸业之基”,身为应州金城人士的郭崇家族,大概源自沙陀。景祐二年(1035),郭皇后暴薨,时年24岁,无子。《宋史》卷242《后妃传上》载:“仁宗郭皇后,其先应州金城人,平卢军节度使崇之孙也。”史官在书写时,隐去了郭皇后父郭崇“代北酋长”的出身,简要以籍贯代称其家族来历。

辽宋以后,沙陀很快为汉族同化,《金史》等已经基本没有了沙陀族人的相关记载。但是,100多年后的元代,又有汪古部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家族追认沙陀李克用为先祖。《元史》卷118《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传》载:“阿剌兀思剔吉忽里,汪古部人,系出沙陀雁门之后。远祖卜国,世为部长。”李克用曾任雁门节度使,所以人称“沙陀雁门”。此外,《元文类》卷55《河内李氏先德碣铭》载:“盖鄃王之考(按,高唐忠献王阔里吉思)初尚主世祖,再尚主裕宗,自称晋王克用裔孙,为置守冢数十户于雁门,禁民樵牧。”元代,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家族世为汪古部首领,又与皇室通婚,十分显贵。但“自称晋王克用裔孙”,本身反映了这不过是伪托而已,是一种虚构的民族认同。民族史学家周清澍认为:“李克用之后的说法,是汪古部为了炫耀自己的祖先而勉强比附的。”

此外,元代还有昔里钤部家族也称出自沙陀。《新元史》卷131《昔里钤部传》载:昔里钤部“其先本沙陀部长,从唐赐姓为李氏,以别于西夏国姓为小李,后又讹为昔里。答尔沙官肃州钤部。生子以官配姓,名曰昔里钤部。又名益立山,在西夏累官沙州钤部。”这个昔里氏家族历代为西夏效忠,祖上似乎与沙陀李氏有一定关联。《大元故大名路宣差李公神道碑》载:“公讳益立山,其先系沙陀贵种。唐亡,子孙散落陕、陇间。远祖曰仲者,与其伯避地遁五台山谷,复以世故徙酒泉郡之沙州,遂为河西人。显祖府君历夏国中省官兼判枢密院事。皇考府君用级爵受肃州钤部,其后因以官为号。丧乱谱亡,遂逸名讳。”后唐灭亡之时,中原大乱,李氏子孙为讨生存,只能西逃避祸,由中原至陕陇,再向西居住在沙、肃等州。

元末明初,青海西宁李土司也自称李克用裔孙。《清史稿》卷517《土司传六·碾伯县》载:“李南哥,西番人,自云李克用裔,元西宁州同知。明洪武初,投诚,授指挥佥事世袭。”但是,《会宁伯李公(南哥)墓志》载:“公讳南哥,姓李氏。其先世居西夏,后有居西宁者,遂占籍为西宁人。”墓志书写时,将李南哥籍贯定为西宁,未及沙陀族属。看来,这位西宁李土司家族与历史上的李克用是否有关联,仍存争议。事实上,后世李氏著姓在追认祖宗或撰写家谱的时候,多伪托李克用后裔。

金代以后,沙陀作为一个民族,虽然不存在了,但是沙陀的血脉早已与其他民族交融在一起。

古代的应州,为沙陀所创;州城,亦为沙陀所筑。胡三省注曰:“盖朱邪执宜徙河东,始保神武川之黄花堆,沙陀由是而基霸业,故以其地置应州也。”五代时人孙光宪《北梦琐言》也认为:沙陀“后迁于神武川黄花堆之别野,即今应州是也。”天祐元年(904),李克用始置应州,辖金城、浑源2县。《续唐书》卷16《地理志》载:“应州,天祐元年置。”今天的应州古城与应县木塔相互守望,似乎诉说着岁月的流逝。

在历史的长河中,沙陀的身影已经远去。但是,每当想起这个顽强坚韧、包容奋进、勇往直前的民族时,我们都会胸怀激荡、热血沸腾。

编辑: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