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户普通人家,按时下之说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 ,但是父母从我记事起,秉承的既是梁晓声所说:“过一种平民式的小老百姓的生活”。平淡如水,知足常乐是他们的幸福观。父亲常和我们说:“勤劳读书是我帖氏家族的传家宝。人生天地间,没有别的本事,只要勤劳,就不愁养家糊口”。父母治家名言:勤俭和谐,孝敬父母。靠着勤俭,父母含辛茹苦把三个子女养大成人,小日子过得红扑扑的,靠着孝敬,父母言传身教告诉我们什么是爱、感恩?怎么样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带着虔诚的心拜读了“帖氏宗谱”,国兴修志,家旺撰谱。好的家谱,传承家规家训 ,要铭记在心。
勤俭和谐——持家过好日子之法宝
父亲的言行举止就是最好的家风。我的父亲今年75岁,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应该是安享晚年,打打牌,溜溜弯儿,但是父亲闲不住呀,喜欢种地,守着一亩三分田二十余载,儿女们总劝他,不要种地啦,太累啦,享享福吧,父亲总是说:“我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就喜欢和泥土打交道”。父亲的地里种的可花哩,土豆、玉米、豆角、南瓜等,春天买好种子,该播种时播种,该浇水时浇水,隔三忿五骑着破烂的自行车,哼着小曲儿,去地里服侍他那些“宝贝”,儿女们帮忙也不让,等丰收时,父亲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孩子送点儿玉米,那个孩子摘点儿豆角,时不时给邻居们也送点儿他种的“宝贝”,父亲常说:“自己家种的,不添加东西,纯天然的,吃得好吃,安心”。父亲的勤快是出了名的,每天大清早就去了菜市场,东转转,西逛逛,买点儿这,买点儿那,乐的屁颠儿屁颠儿的,而且父亲没有丝毫的“大男人主义”,经常性被母亲劈头盖脸训话,父亲绝对是“沉默如金”,母亲总是唱独角戏,没有对手,唠叨几句,就没有下文了,邻居们都羡慕我母亲嫁了个好男人,勤快,脾气好,不知修了几辈的福。
家风蕴含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父母亲都没有念过几年书,父亲总说:“自己赶上好政策了,当了兵,上了班,吃公家粮了”,日子再苦就像生活在“福窝”里,拉扯我们三个孩子,节衣缩食、勒紧裤带过日子,父亲的职业是厨师,日子紧时,便和母亲两人大清早出去卖面,养家糊口,我的孩子上小学时,也是父亲骑着自行车,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外甥女和他的姥爷感情极好,只要在姥爷家,像个跟屁虫儿似的跟着姥爷,放暑假时经常和姥爷去地里,帮着姥爷摘摘豆角,打个下手,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女孩儿“寄宿”要离开家时,哭的稀里哗哩的,舍不得离开家呀!父亲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抠门儿”,身上的衣服一穿就是好多年,也不注重讲究,儿女们给买个衣服啦,唠叨半天,而且新衣的命运便是压入了箱底。用水用电也是做到了极致,由于父亲经常上网,金句频出“节约用水用电,低碳生活”。女儿常举起大拇指,“姥爷真棒,老年人中的yyds”。
父母虽没念多少书,但是勤俭持家,和谐美满,母亲常和我们的孩子唠叨“好好念书呀,多吃念书的苦呀”。孩子们会经常翻看家谱,牢记:勤劳、读书是我帖氏家族的传家宝。
孝敬父母——传播爱与感恩之法宝
父亲早年父母亡故,所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也是父亲那个时代的最明显标志。每逢清明节,七月十五,父亲总要放下手头的活儿,回到老家给父母上坟,父亲说:“帖氏宗普里告诫:后辈子孙一定要到墓地里去祭拜,这是生者跟死者的对话,表达怀念、思念,只有祖先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才可能活在子子孙孙的心中。我们抱着虔诚的心情到墓地去,心情就不一样了,今后说话做事就会谨慎些,生怕辱没了祖先的名声,给父母蒙羞,丢了父母的脸,就会规规矩矩做人”。这是一种特殊的自我教育,胜过千言万语。
姥姥在世时,作为女婿的父亲,对姥姥可以说是千依千顺了,姥姥来姑娘家一住就是一年半载,好吃好喝,不说半点不是,姥姥爱打个小麻将,父亲就要邀上亲朋好友陪姥姥打,打发时间,姥姥回家时,大包小包拎着,父亲总要亲自把姥姥送回村儿,才会放心,当时由于父亲有工作,日子还比村里的亲戚们好过一些,回村里,父亲总要带上大米、白面、割点儿好肉,送给的村里的大舅二舅们,每逢姥姥回到村里,乡亲们说:“好吃好喝吃胖了,脸色也好看了,像个城里人了”。
姥姥患病那年,母亲一直守在跟前尽孝,端屎倒尿,想尽法子做老人爱吃的,擦洗身子,陪姥姥唠嗑,给我们打电话时,总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你姥姥受罪了,瘦的一把骨头啦 ,每天洪身疼得受不了,看的真心疼”。说着母亲就呜呜呜哭一通,挂完电话,儿女们的心情也格外沉重,母亲尽心尽力照顾的生命枯竭的姥姥,最终姥姥还是走了,母亲哭的犹如天塌了似的,村里人都说:“母亲很孝敬了,不然姥姥早走了”。现如今母亲经常叨叨,“梦见娆姥了,真后悔没带着出去转转,坐坐飞机 ……
姥姥生前,父母对她照顾的无微不至,尽全力满足老人的要求,生病时守在身边,尽心尽力,心力交瘁,儿女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世界爹妈情最真,泪血融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作为儿女,该如何孝敬我们的父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呀。让父母开心顺心,笑口常开,我们兄妹几个,一直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弟弟不抽烟,喝酒,没有任何不良嗜好,都在尽心尽力经营自己的小日子,虽小事方面常惹父母烦恼,但大事方面,以“德”为先,不惹麻烦,不给父母丢脸。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家风,学家训,传家风 ,“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家风传的是德为本,传的是善作魂,传的是俭修身,传的是廉为根。家风正,国风正,家风兴,国风兴。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正所谓:家兴国兴天下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