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炮沟是右玉县三百多个自然村中,普通的一个小山村。不同之处在于,石炮沟山坡沟底树木枝繁叶茂,苍翠欲滴,绿油油一片,与别的村形成鲜明的对比。石炮沟是右玉县农村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也是村民个人绿化小流域治理的典型之一,代表着右玉人民多年坚持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的一种宝贵精神。
从右玉县牛心山脚下,驱车十多公里,翻过一座大山,便到了石炮沟。漫步在石炮沟的小路上,高大的老杨树枝繁叶茂,粗壮的松树笔直挺拔,柳树垂下的绿丝绦随风飘扬,道路两边树木的空隙间,低矮的沙棘树郁郁葱葱,稠密而细细的沙棘叶覆盖着沙棘树枝干。山坡上松树、白杨、柳树、苹果树、枣树,沙棘树等,各显自己独有的姿色,簇拥在山坡上,厚厚的野草为底色,美不胜收。林间野花五颜六色,秋色把山坡染得美丽妖艳,宛如画了新装的少妇,体态丰盈而优美。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小道中的绿色美景,心情十分舒畅。
站在石炮沟的山上向山坡下望去,坡下绿树环抱,林木苍翠,风景秀丽,满山坡的绿色直通到石炮沟山底部,上万亩的绿色山坡是石炮沟最美的风景。山沟坡的树木郁郁葱葱,环境清幽,苹果树、杏树、山楂树等树上挂满果实。每到秋天,门前停满了前来采摘游玩的游人车辆。满园里绿野似海,杏的清香萦绕鼻腔,沁人心扉,熟透的大黄杏儿垂涎欲滴,前来采摘的游人络绎不绝。林中各种鸟鸣声此起彼伏,半山沟上的鱼塘里偶有鱼儿腾空跳跃溅起一串串水花,山沟底潺潺流淌的泉水声,好似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心旷神怡。
石炮沟的半山坡上,一排原木结构的小房子美观漂亮。坐到房间的床上就能看到对面山坡美丽的风景,是游人住宿或小息的理想之地。站在小房子院里放眼望去,满目深绿色山,坡上涓涓流淌的山泉水一直流向山底。泉水流动着生命的意蕴,穿过山间林石,抚摸着树根绿草,滋润着石炮沟万亩绿色林海,使这里的飞禽鸟兽欢居林间,好不惬意。这里山清水秀、树木茂密,植被旺盛,林中鸟语花香,是天然的绿色氧吧,是夏季绿色凉爽的避暑山庄,是人间一处“世外桃源”。
石炮沟曾经的荒山野岭,如今满目苍翠。能有今天的绿色美景,是村民王占峰用一张铁锹,改变了石炮沟的模样。为了种树方便,他扛起铁锹在山坡上搭起一个窝棚,从此“与世隔绝”,成了山中的“野人”。
王占峰把一生的心血都放在了植树造林上,从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变成了如今两鬓斑白的老人。经过40年的努力和坚持,他年轻时栽下的小树苗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每年新栽的小树苗依然在山坡上茁壮成长。多年的辛勤耕耘,王占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改变了石炮沟的环境,使石炮沟的景色一年比一年绿了起来。曾经的黄土坡和石土沟如今都披上了“绿装”,他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绿色,投入的是心血和汗水,种出来的却是希望,是一种精神。
右玉从70年前森林覆盖率不足0.3%,到如今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6%;从不适合人类居住地,到“中国魅力小城”和“联合国最佳宜居县”;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王占峰这样的人,右玉的农村变绿了,右玉的县城变绿了,右玉的人民也变富了。
右玉人民用绿色装扮大地,在绿色中不断前行,逐步走出一条生态发展富裕的阳光大道,成为山西北大门一颗耀眼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