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诗人歌德说过的一句话:“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任何犯罪,其实都是人不快活引起的。”所以说,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就是快乐。
每个人都想快快乐乐地活着,但架不住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来影响我们的心情。当你觉得“生活太难了”,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不妨试着去做以下几件事。
清理社交圈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心情非常不好的时候拿出手机想找朋友聊聊天,结果打开通讯录发现,能聊天的人找不到几个,无关的人倒是一大堆。打开朋友圈想刷些有意思的动态开心一下,结果全是些不认识的人发的你不感兴趣的状态。
有时候,让我们活得很累,心情很糟糕的主要原因,就是身上的包袱太多,而且没有一个能卸下这些包袱、完完全全只做自己的地方。
社交圈里的人太多,只会将自己所剩无几的自我空间进一步压缩,让我们连发个朋友圈都斟字酌句,生怕一句话说错了会得罪人,发错了内容会被人指指点点。
神经长时间紧绷着,难免会感到喘不过气。清理社交圈,也是给自己的心腾出一个休息的地方。或是将无关的人清理掉,或是干脆分成私人和社交两个账号。
把生活和工作区分开来,我们才有时间、有机会卸下那张戴了很久的面具,松松快快地歇一会,做一会儿真实的自己。
做些能静下心来的事情
很多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想着,做点别的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不胡思乱想了,心情自然会好起来。
但是如何选择这个 “别的事情”,也是有学问的。
心情不好的时候,选择有难度的事情做,只会让心情更加烦躁。只有那些不需要动脑的、机械的,同时还需要一定耐心的事情,做起来才会让人慢慢变得平静。比如织毛衣、剪纸,或是在纸上乱涂乱画,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起来都可以达到转换心情的效果。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行动会影响思维。所以当身体积极地动起来的时候,那股能量也会不自觉地感染着思想,使我们摆脱消极的情绪。
所以,当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就允许自己“浪费”一些时间在那些 “无意义”的事情上面。也许它们带给我们的东西,比想象中的要多。
倒头睡一个好觉
网上有一句流行语,叫“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这句话不仅可以用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可以用在心情不好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人们心情不好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解决不了,所以才着急上火,导致心情变差。
但有时,心情恰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一味地跟难题死磕,只会让自己钻进牛角尖,心情越来越差不说,最后问题也得不到解决。不如就暂时撂开手,好好地睡一觉,养养精神。蒙头睡上一觉虽然不能解决问题,却可以让我们暂时逃避烦恼和焦躁。等一觉醒来,我们就拥有了全新的心境,那时候再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或许就能事半功倍。
睡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仅能修养身体,更是清理大脑及心情垃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生活中的压力,大多都是通过睡眠释放出来的。
所以遇到难题时,不要跟自己较劲儿,想着“完不成就不睡觉”。好好睡一觉,换个心情,难题才会迎刃而解。
学会放过自己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很多人把这句话当做醒世恒言,因为不想当一个无能的人,所以用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又为了达成目标拼了命地努力。可到最后,80%的人的结果都是,既没有完成目标,又陷入了自我否定,心情变得极其糟糕。
都说自律是成年人的必修课,情绪稳定是成年人的必修课,发展副业让自己睡着的时候也能挣钱是成年人的必修课。可很少有人说过,学会放过自己,才应该是成年人的必修课。学会放过自己,就是懂得对自己说,失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之所以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是因为这个坎过不去,我们还可以绕道走,实在完不成的事就放弃,没什么丢人的。
生活中多得是无法实现的雄心壮志,地位再高,成就再大的人,也得有那么一两件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的事,何况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
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然后讨厌自己,都没有必要。凡事只要尽了全力,最后的结果,坦然接受就好。
白岩松说:“人生的过程,5%是快乐,5%是痛苦,90%是平淡。”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过分放大那5%的痛苦,而忽略了95%的平淡和幸福。
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阻挡不了坏事情的发生,却能够改变自己的心情。
做人,最要紧的就是开开心心。当心态变好了,我们就会发现,这世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