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小菜园

来源:《朔风》杂志 作者:蒙永红 发布时间:2020-08-12 09:54 0

  妹妹搬到棚户区以后,拆了的房子留下一片空地。一辈子辛苦惯了的母亲就再也坐不住了,非让我给把院子里封了的水管接出来,她要种菜。

  开始我是不愿意的,因为母亲毕竟快70岁的人了,加上身体又不好,种菜,能吃的消吗?但由于实在拗不过她,索性,我给把水接好,还弄了一根软管供她浇菜用。

  第二年春天的某一天,我有事路过妹妹的小院,见大门敞开着,我便好奇地走了进去,想不到进去一看,却让我大吃一惊。只见院子里拆了房的杂物早已被母亲清理得干干净净,就连原来铺了砖的地方,也被母亲起起来,整整齐齐地码在墙边。惊奇的同时我又在自责,一个身体瘦弱多病,体重不到100斤的老人究竟付出了多少才完成了这些,又是什么支撑着她做完这些的?作为儿子的我竟然不知道。

  在我的再三追问下,母亲才笑着说,她说年轻时干惯了,现在老了也闲不住,种些菜一来能让你们吃得放心些,二来我也能锻炼一下身体,总比那样吃完就睡,睡起再吃的日子强些吧。我说院子里那么多东西您是咋倒出去的,母亲说每天少干点儿,从你给接了水到这大半年呢,能有多少活儿?母亲的话让我不由得低下了头,我想起自己有时候看到些该做的事情还没做呢就发愁了,母亲说眼愁手不愁,营生越做越少。

  就这样,每年我们也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了,准确地说是母亲种的蔬菜,而且品种还不少呢,从最初的菠菜、白菜、葫芦、小葱,再到后来的西红柿、茄子、尖椒、萝卜等,整整大半年,我们兄妹四个几乎不用买菜。母亲今天给这个拿些这菜,明天又给那个拿些那菜,她根据孩子们吃菜的喜好,像当初对待襁褓中的我们一样,小心翼翼地侍弄着那些菜,再一样一样地放进我们的菜篮,一年又一年。

  生活中总有些波折,让身边的一些人经常发出“活的没意思”的感慨,说实话,失意时我也曾这样想过。但有时候我看着瘦弱的、多病的、孤独的母亲,我不禁扪心自问,她老人家活的有意思吗?我也曾和母亲探讨过这些,但我发现母亲从来不说这些丧气话。她只说以前的日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和我们现在生活的幸福,她让我们要懂得满足,懂得珍惜。

  母亲不善言谈,唯有在说起往事时,她偶尔会唠叨几句。但话虽不多,却很深奥,只有在细细回味时才能一点一滴地感受到她对儿女,对我们的下一代,乃至她对生活浓浓的爱,那是一种博大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爱;那是一种无私的,好像她欠着我们一样,虔诚地每做一件事都仿佛在救赎,直到最后。

  细细算来,父亲离开我们已18年了,每当在提到这个具体的数字时,我们都会不由得惊讶,是的,在父亲离开的这18年里,母亲一个人是咋过来的?想到这里我会流泪,那是愧疚,是自责,是母恩无以为报的心痛,但母亲呢,她一辈子从未向我们索取过什么,只有把她无声的爱化作涓涓细流,像儿时给我们的乳汁,一点一滴倾注进我们的血脉,我们的心田。看着我们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就算抽干她的血,她都愿意,她依旧会一声不吭。

  立秋了,天凉了,母亲的菜园却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看那长长的豆角、圆圆的西红柿、紫色的茄子、黑绿色的辣椒正憋足了劲儿地生长着,仿佛在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而蹲在菜园中间的母亲,俨然一尊女神,她侍弄着、善待着她的孩子们,用她的倔强与无声无私的爱!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