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文化圈丨赵第顺:故乡的特色野菜

来源:朔州作家 发布时间:2020-05-25 10:34 180 0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的家乡大西头是雁门关外,应县西南乡的一个僻远村庄,村北面大部分土地全是盐碱滩,零零星星的生长着一些碎叶植物,史称“大北滩”。站在村边,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春天,朔风吹起,碱土飞扬,村子里的人们嘴里全是咸味儿。秋冬之际,沙蓬、蒿子卷蛋,被刮进村子,在大街小巷里像滚绣球似地到处乱窜,小孩子们追逐玩耍。        六十年代闹饥荒,天佑我村,很少生长植物的大北滩居然堆山架塄地长满了一种奇异的植物。叶子呈半园柱状,开着淡淡的小黄花,花苞里边有如芝麻大的黑色颗粒籽儿。枝繁叶茂匍匐在地,油绿油绿的,人们叫它碱葱。         那时,干旱使农作物严重欠收,为了充肌人们把地里的野菜、草籽、树皮都收刮光了。导致人们对野生植物,能吃的,从没吃过的能源哄抢更加激烈。惟有大北滩的碱葱长势喜人,非常茂盛。尤其是暮秋时节,碱葱趁势披上红紫色的外衣诱人,于是,人们着眼于这种怪异的植物上面做起文章来。       把碱葱收割下,晒干打碎,籽儿与叶子一起磨成面粉,别有一番风味。它随和性很强,或掺入少量的玉米面做成馍馍,或掺上高梁面搋成糕,软硬调剂着食用,使人久吃不厌。我们家第一次吃碱葱,母亲挖了半斗盆碱葱面,又抓了几小把玉茭面,和起来捏成"谷拢子"。蒸熟后,光洁溜溜的,黑黝黝地像非常好,一看就来胃口。第一眼就让你垂涎欲滴了,吃了一个,还想吃一个,全家人一扑气把两大笼,74个碱葱馍馍一扫而尽。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碱葱不像人们吃草籽儿、谷蒙糠会便泌,吃榆树皮、蒲苇根会水肿,其它野菜呢?滋的多了会腹泻。而只有碱葱没有任何副作用,还有清火败毒之功效。灾荒年间,饥民们当做最佳野生食物,被称为“救命草”。       邻村远近的人们闻听后,带上干粮,大车小辆地都来到我村大北滩收割碱葱。杏宅中学的全体师生几百号人也都来了。大北滩一时刮起了割碱葱旋风,鉴于风潮不断,并持续汇聚,随即转型为秋日风暴,扫过大北滩的坑坑凹凹,沟沟坎坎,最终停留在村子里的大街小巷,堆堆塄塄全是黑乎乎的碱葱垛儿。人们已备好了,深冬腊月到来年苦春时头大半年的“口粮”补贴。        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碱葱早已退出人家的食谱。但是试验分析发现碱葱除富含脂肪、蛋白质外,微量元素和微生素含量也很丰富,其中许多指标高出一般蔬菜。碱葱生活在荒野滩涂,远离污染,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而,碱葱又以其营养成分丰富,味道鲜美,是备受青睬的最具环保绿色食品,竟然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名菜,成为了贵宾席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作者简介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作者简历】赵第顺,1953年出生,爱好绘画,泥塑,朔州市老年书画协会会员,朔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朔州市兰亭书画院院士,大同市诗书画印研究会会员。退休后,学习写作。

文字:赵第顺

责编:赵静

编辑:董雅琴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