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有同学给了瓶花椒油,就萌发了吃花椒油烙饼的念头。
花椒油烙饼、大烩菜是家乡梁家寨最具特色的饭菜。在我记忆中,每年磨下新白面,妈妈总会做顿花椒油烙饼;驻点干部来吃派饭,妈妈也是做花椒油烙饼。
每次做烙饼,妈妈会早早盛出一瓢面粉,用水先把面搅拌成型,然后让面醒着。面醒好后就开始做饼——揉圆,擀开,倒油,撒椒盐面,摊匀,继而卷起翻转,擀开,不一会儿一张宽展油香的饼便做好了。当时我们村家家都有大灶火。妈妈先刷净大锅,再抱些新麦秸来。点火后,要把麦秸一小把一小把放进锅底。等锅热了,先淋一小勺油进去,将擀好的饼一张一张滑进大锅,我家的大锅里最多能放5张饼。妈妈会根据需要的火候,不时弯下腰用左手往灶里添加麦秸,而另一只手则随时转着饼让它受热均匀,掂量时候到了便一下子将饼抓起然后翻过来摔进锅里。妈妈曾说过,翻饼是个技术活,摔轻了饼出不来层次,重了就把饼摔得成不了型。慢慢的,烙饼的香气开始在不大的小院子飘起,妈妈也热得出了一头的汗。饼出锅后,妈妈总要先放入瓷盆内盖上盖子焖20多分钟,等到吃的时候再用刀切开。那一刻,饼的香气和着热气,简直香到了极致。
妈妈做的烙饼,我总也吃不够、吃不腻。只可惜妈妈去世得早。后来我再想吃烙饼,就由岳母给做,也能吃到家乡的味道。这不,听到我们想吃花椒油烙饼,年过七旬的岳母立刻就开始张罗,老丈人也自告奋勇要给大家炖一锅大烩菜。很快,饼烙好了、大烩菜也炖好了,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得热火朝天,而我也仿佛又找回了童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