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原地坐着,点亮一盏灯,伸手从丛丛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实的书,荡开的尘土与几不可察的墨香无言地诉说着时间与知识的厚重,我知道它远比手上掂着的重量所承载的更重更厚,于是决心潜下来同书中人共历山河与沧海一粟。
十分喜欢读历史书,尽管在快节奏的时代下与泡面速食般的流水网络小说很是不同,但历史小说或是史实就像是跋涉过万千山海与时光的巨人,它站在那里,就足够伟大与光荣。无论作者文风是诙谐幽默或是严谨慎重,短短几行字数就能述尽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的生平,可仅仅这么一两行字,就足够千万人趋之若鹜了。曾看三国群雄争锋,人杰辈出,透过字里行间能对那个烽火时代有惊鸿一瞥,硝烟战火里盛放的铁锈的味道,让人辗转反侧,鲜血阴谋与盛放的女性们为英雄们点缀着辉煌的时代,共铁马冰河入梦来。曾看塞外风雪与黄沙弥漫了行人的双眼,驼铃苍茫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戈壁上,飞沙走石仿若深藏在地底的妖魔鬼怪嘶吼,唯有僧人的目光笔直的眺望西方,带去大唐的尊荣,无数人期许着他带回无上秘密的答案,没有神通广大的猴子、猪或是水怪,剥去口耳相传的神秘故事色彩,这不过是一个执着的,为信仰而奔波的故事。元朝成吉思汗铁蹄踏遍亚欧大陆,带去草原的澎湃气息,世界帝国横纵亚欧。看大明盛世来到了历史的台前,已经是公元一三六八年的应天府,盛世的巨幕轰然拉开,自此两百七十六年,无岁币和亲的不等外交,唯有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算是对手的清朝,也对它有治隆唐宋的盛赞。清廉刚正之士引领了文官的时代,纵横四海,七下西洋,洪武永乐,治国安邦,盛世来朝,定鼎天下。岂不酣畅淋漓痛呼快哉?众生百态都融汇进了历史的大观中,宏观看来是荡气回肠的进步史诗,微观看来是芸芸众生的更迭不息,如海潮一般此起彼伏,激荡上下五千年。逝去的时间变成了历史,从前人身上我们能发现人性的光辉与卑微阴暗,历史书卷无疑能塑造人们的心性与智慧,在继续走向未来时,多读一读历史类书籍也许能给予更多的明亮方向。
除却历史类书籍,最喜欢叙事性的小说。我自认为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却喜欢顺着故事给的脉络探寻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小说不同于散文或是诗歌的抽象与感性,它认真地讲述着人生的秘密。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不同的人读一样的小说,得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我们就能更为从容不迫的明白,什么该去在意,什么适当放下就好。看过不少中外名小说,少年时对于敏锐机智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充满向往与崇拜,拖他的福读完了探案全集,跟着夏洛克在伦敦的雾气中追寻真相,学到了“如果想隐藏一棵树,森林就是绝佳的地点。”练就了透过事物去捉住本质的火眼金睛。当然最喜欢的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少读红楼不解女儿情,再大了些,看过些世事才晓得红楼梦真乃是个微型的宇宙,从天上到凡尘,来龙去脉皆交代清楚,恩怨情仇明明白白,人情世故交织成一张巨网,把千姿百态的女儿们网了个干净,姹紫嫣红都开过一遍,争奇斗艳看个新鲜,左右最后都逃不过命运纠葛。就看各位看官是否能通透地阅尽烈火烹油到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其中真味,我想,这可能需要一生了。呕心沥血成的鸿篇巨著本身经历也带有飘逸的神秘色彩,流落不知所踪的后八十回也许成为永远的迷,可一代代读者们仍孜孜不倦地从草蛇灰线里,琢磨出伏脉千里。
我仅仅生活了十几年的光阴,书籍之长之广比我的生命长的多得多。要我说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入境共情,看书中人所看,想书中人所想,感书中人所感,往往不能自拔,陶醉其中,有时竟分不清现实虚幻了,入戏太深需要满满抽丝剥离出来。刚从雾都归来,便入了太虚幻境,纵游三千世界,观众生百态。书籍给我们展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看到那些接触不到的事物与人在另一个地方如何经历自己的命运与人生,对比自己,收获良多。
以上皆为一时感慨所作。我想书籍是不会随着时代而被抛下的,相反,无论到哪,书籍都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在原地坐着,心已经度过了千万年,行过万重山路了,人们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看读万卷书犹如行万里路,还不光如此,路是横向的,而书籍能穿越时光万载,带你走上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