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秋色满,葵花话秋实。金秋时节,朔城区利民镇的2千亩向日葵迎来丰收,广袤的田野上处处呈现丰收景象。
走进利民镇安子坪村的千亩向日葵种植基地,成片的向日葵花海已褪去金灿灿的“外衣”,沉甸甸的葵花盘粒粒饱满,颗颗诱人。村民正忙着采收并就地晾晒,一排排、一行行整齐排列的向日葵盘,成为秋日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朔城区利民镇安子坪村千亩向日葵种植基地负责人樊金说:“每亩产量400斤左右,咱们等晒干以后,脱完,就运回公司,经过筛选,选好以后走安徽、山东,有时候也要出口。”
作为朔城区唯一的山区乡镇,利民镇气候独特,无霜期较短。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当地引进生长周期较短的向日葵品种,凭借独特的地理和光热条件,种植的向日葵品质十分优良。
樊金说:“咱们主要是谷丰90、三瑞10号,(当地)气温适合,早晚温差比较大,适合这个。今年种了2000亩试验,看见长势挺好,明年还在这儿继续发展。”
葵花种植从播种、间苗、收割、插盘,再到脱粒,都需要劳动力。向日葵的丰收,不仅让种植户收益颇丰,还带动了当地村民秋收务工增加收入。
村民王小兰说:“我们已经收了三四天了,每天有附近村子里的70多个村民过来一起收割。从开始的播种、抠苗、补苗、施肥、锄草,到现在的收割,都是我们来做,挺好的。”
利民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惠农强农”目标,引进适合高寒山地种植的向日葵品种,让小葵花开出“花样”致富路,挑起乡村振兴的“金扁担”。
朔城区利民镇到村工作大学生李扬洋说:“今年,我们在安子坪村种植的2000亩向日葵,共雇佣附近村民2600多人次,既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也促进了观光旅游农业多样化发展。下一步,我镇将加强农文旅融合,依托安子坪村千亩向日葵,丰富儿女山旅游资源,做好文旅宣传工作,为市民提供休闲、观光、度假的舒适环境。”
记者:刘增 王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