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区:初秋草莓移栽忙 种出“莓”好新生活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8-13 18:04 0

每年的八九月份是草莓苗移栽的最佳时期,朔城区抢抓时令,紧锣密鼓地将育好的草莓秧苗移栽定植到大棚里,甜蜜的草莓产业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也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在朔城区下团堡乡霍庄村的牧乐森林农场,工人师傅们抢抓农时,正在将一株株草莓苗移栽到大棚里,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这里将完成20000多株草莓苗的移栽。

草莓种植工人尹爱英说:“栽咱们草莓苗的时候,分正面儿和反面儿,这样栽的话是正面儿,结下那个果实就掉到外沿上面,这样栽的话就是反了,到时候结下那个果实就掉在水管上头了,就容易坏掉。”

种植户告诉记者,草莓的秧苗比较娇贵,温度、肥力、病虫害都可能影响成活率及将来的结果率,为提高草莓品质,他们早早地就开始了准备工作。

牧乐森林农场负责人刘建东说:“其实六月初我们就开始了草莓种植的准备工作,把牛羊粪、秸秆打到地里边,就开始了闷棚,这就是为了起到杀菌灭虫的效果,紧接着就是起垄,然后是红糖水滴灌,可以更好地提高土壤肥力,让大家吃到更健康、绿色的草莓。”

良好的生长环境与草莓的甜度和品相息息相关,定植以后的草莓苗,后期管理起来更需格外精心,不仅要用蜜蜂进行授粉,勤疏花疏果,还要控制好温度湿度,才能更好地保证草莓的品质。

技术工人裴彩虹说道:“在今后管理大棚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大棚的温度一般保持到24~25度左右,在天气好的情况下,我们要放的风口大一点,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我们要把风口放的小一点。再就是说大棚的湿度要保持到70%~80%左右,以保证草莓的生长健康和优质的果实。”

一颗颗小草莓种出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农场负责人刘建东说,种植的草莓品种为红颜,因其口感香甜可口,深受市民青睐,农场也积极探寻“农旅+”新业态,全力打造集农耕体验、自然研学、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业态综合休闲地。

牧乐森林农场负责人刘建东说:“今年立秋立得早,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草莓种植工作,我们今年种了三棚草莓,一个棚是7000多株,这三棚下来的话就是2万多株,从11月初大家就能开始吃上头茬草莓,一直吃到来年6月份。我们这边主要是以采摘为主,这样算下来的话,我们一个棚的收益能达到10万块钱,种植效果还是挺好的。”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朔城区瞄准市场行情,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建设生态观光、果蔬采摘等休闲农业项目,目前全区拥有设施农业园区33个,总占地面积达到14642亩,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构建集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生态产业链,实现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刘磊 李妍 闫红祥

编辑:董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