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麻花 剪窗花 红红火火过大年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2-05 11:35 0

在朔州,每逢过年,炸麻花、剪窗花的传统习俗从未缺席,它们承载了人们儿时的记忆,更寄托着朔州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忆中的年味儿,是从吃一口酥脆金黄的麻花开始的。在朔城区一家麻花制作工坊,发酵好的面团在手艺人熟练地揉、搓中变成长短、粗细一样的长条,再一甩一转,麻花坯就诞生了。随后,将麻花坯放入油锅中恒温慢炸,炸出来的手工麻花颜色金黄,吃时酥脆香甜,吃后韵味悠长,承载着朔州儿女记忆里味道的麻花深受节日市场青睐。

麻花制作工坊负责人贾琴说:“麻花里头和的是小麦粉、鸡蛋、牛奶、白砂糖,灵魂是咱的胡麻油。(接)12月份的时候,订单就比较多了,最多的时候,就像我们一天光麻花的话,就得做上6—7袋面。”

除了炸麻花,剪纸也是朔州春节里的必备元素。在李秀兰创新工作室里,剪纸非遗传承人李秀兰正认真地创作着迎新春剪纸作品。裁剪、翻转、折叠……手指翻转之间,一幅幅造型独特、活灵活现的喜迎新春图案在手中绽放,浓浓的新春气息迎面而来。李秀兰告诉我们,深受母亲的熏陶,自己从小就对剪纸情有独钟。

市级工艺美术大师 剪纸非遗传承人李秀兰说:“我母亲过了腊月初一就开始做年货,包括剪纸,过去剪纸就是剪窗花,我们过去住的窑洞,剪的窗花花,就是36孔那个窗户,每个窗户都要斗方呀什么的,都要贴上花花绿绿的剪纸。”

红红火火的窗花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也承载着李秀兰以剪纸为媒宣传家乡的夙愿。

李秀兰说:“这个是咱们腊月杀鸡宰羊的准备过年,这个就是磨豆腐,我准备剪这么十几副,就是包含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也包括咱们过年、熬年夜还有初一该做什么,就是这种的剪十多副,然后做一个长卷,反映咱们朔州地区民俗的剪纸。”

记者:刘增 王丽花

编辑:董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