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盐碱地上种出“希望果”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24 17:25 0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是拓展农业生产空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怀仁市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加快推进盐碱地改造治理,让“不毛之地”变身“致富良田”。

在怀仁市怀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口感番茄种植大棚,可以看到这里的种植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它采用的是这种无纺布的种植方式。之所以要采用这样的方式,就是因为这里是一片重度盐碱地。这样一来,它不仅有效地利用了闲置土地,而且也能为西红柿提供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

怀仁市怀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段建红说:“比较地势底,盐碱容易上来。我们采用无纺布的目的就是预防盐碱上来,然后增加根部的透气性,当苗子长到七八片叶的时候,我们就进行盖地膜,盖地膜我们选用的是银灰地膜,银灰地膜背面是黑色的,就是防止杂草上长,表面是银灰色的,就是防止一部分虫害,这是我们铺地膜的主要优势。”

虽然大棚所处的位置属于重度盐碱地,但是公司通过巧施“良计”,并在日常进行精细管理,有效隔绝盐碱,以地适种,给番茄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怀仁市怀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段建红说:“地膜覆盖上以后,我们人工就慢慢逐步进行整枝打叉,苗子整枝打叉我们就采用顺杆整枝,你看就像这吊个绳子,把它都是用绳子直接吊起来。基本上我们是4月2号定植的,大约时间就是6月10号左右就能上市了。”

怀仁市怀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白雪枫说:“我们园区总共占地是200亩,共有各种大棚89座,因为这里土地盐碱较大,所以我们在这里采取了限根栽培的办法,用无纺布美植袋进行种植,这样种植的好处是能隔绝植物的土传病,还能更好地控制水肥,以达到更好的口感。这个园区目前全部种植的是小番茄,今年第三年种植,每个棚子大概能采收大概25000斤左右。”

昔日的盐碱荒地,利用大棚无纺布定植技术实现破“碱”重生,开辟了盐碱地改造新路径。未来,企业还将在产业结构、种植技术、品种更新上不断探索,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高品质口感番茄,让盐碱地焕发勃勃生机。

记者:张智宙 马富瑞 怀仁台


编辑: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