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总认为自己天资愚笨。
记得我八岁上一年级时,字写得特 别丑,一个“九”字老师整整教了一节 课,我还是写不好。整个小学阶段,我 的各科成绩次次都“亮红灯”。依稀记 得,四年级时,一次数学考试我只得了30分,父亲冰着面孔说:“白米白面吃昏了你的头,笨得像一块木头!”
很长一段时间,我情绪低落,无心学习,我曾怨恨父母怎么遗传给我这么笨的脑子。
初中时,一次考试结束后,那可怜的分数更让我心灰意冷。我觉得自己真笨得像一块木头了。
那时候,我整天寻思着,退学以后学点什么技术活。
端午节前一天,也是周末放假的时候,我回到了家里,心情异常沉重。母亲依旧坐在台阶上做着她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针线活儿,一会儿缝缝补补,一会儿剪剪裁裁。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 着这个熟悉的小院子,几只老母鸡慵懒地卧在墙根,不去觅食。母亲知道我一 直为学习的事耿耿于怀,叹了口气,便回屋去了。一会儿,她拿了一些红纸和黄纸走出了庭院,搬了一把藤椅在台阶 上坐下来,吩咐我把剪刀拿来,并让我 依在她身边坐下。我莫名其妙。
母亲说:“明儿就是端午节,门背上要贴大公鸡,现在也闲着,我准备剪 出几只公鸡来。”说着,母亲拿出了那 把小剪刀,准备剪纸。这把剪刀很钝,不好使,所以,扔在那里一直没人用,早已生锈了。只见,剪刀的双刃在纸上飞快地动着,母亲敛声息语,全神贯注,碎纸屑刷刷刷落了满地,一会儿,一只漂亮的大公鸡成形了,大公鸡羽毛 丰满,鲜艳美丽,高高地举着笑脸,张 着大嘴,对着太阳打鸣,简直像活了一般。
我笑了,赞扬母亲,道:“母亲的手可真巧啊,能剪出这么美丽的公鸡 来!”我又看了看母亲的手,这手也是 很普通的一双手,只不过是由于长时间做活儿,关节又粗又大,有的指头长了老茧,手指也有些弯曲。我疑惑不解,又认真地端详那把剪刀。这的确是原先 的那把剪刀,它样子很笨拙,除了满身的铁锈,从刀刃到两柄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母亲看出了我的心事,先是笑了, 继而一脸执着地说:“剪纸,必须让剪 刀听你的话,只顾剪纸,不想别的,才 能剪好。不管做啥,只要用心尽力,就 没有做不成的。”我似乎明白了些。母亲又拿起剪刀继续剪起来,右手指熟练 地操作剪刀的两柄,剪刀的双刃随着手 指的活动一张一合,动作飞快,上下翻飞,直冲斜行,似舞动曼妙在空中的彩 蝶,如穿梭疾驰在江面的赛艇。母亲的双眼紧紧盯着刀刃和纸,目不旁视。只一会儿工夫,又一只别致逼美、剔透玲珑的小公鸡成形了。“……你看,剪刀是笨了许多,但只要用心操作,让它听咱指挥,照样好使!”母亲脸上闪着光 亮,眼睛在微笑,仿佛在告诉我:这就叫 熟能生巧,用心到家。我陷入了深思……
是啊,剪刀之所以听母亲的话,那 是母亲勤剪不辍的结果。打我记事起,母亲就用她那双手和剪刀为我们众弟兄 缝缝补补,补补缝缝,即使逢年过节,正头半月,她的这双手和她的剪刀也从不歇息,更不会偷懒。长久的剪裁耕织 使她的手变形了,但也变灵巧了,所以,使用剪刀,自然能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而且,在整个剪纸当中,母亲是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手上,心无 旁骛,心和手配合默契。
其实,没有一个人老天会决定他 的才能,每个人从他一出生,上天就给 了他与众人一样的智商。然而,最后有 的人成就显赫,而有的人则平平庸庸,何哉?我想,关键在于勤与惰。勤能补 拙,勤生智慧,勤出成果。科学也这样 表明:勤奋可以让某一动作行为反复地 刺激人的脑细胞,使人的大脑细胞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这样便能提高头脑的灵活性,使人变得聪慧灵敏。明镜无拭,未能长明,利刃无砺,不可久利,说的不也是这个道理吗?除了勤奋,还要专心,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这件事上,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将注意力发挥 到极致,做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勤奋和专心是成功的不二法门。有 句名言这样讲:“将简单的事重复做, 你就是专家,将重复的事用心做,你便是赢家。”母亲勤使剪刀,用心裁剪,才剪出这样精美绝伦的艺术精品。做其他的事不也是这样的吗?
那天晚上,我破天荒地一口气做完了三套练习题。
假期过后,我重返校园。我很快收敛起过去的自由懒散,收敛起过去的漂浮不定,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虚度光阴,争取每分每秒。我想让自己这把笨拙的“剪刀”剪出我人生中最美丽的图案。
终于,我在17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重点高中录取了。
三年后,我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