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区:彩椒迎丰收 日子别样红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9-24 17:41 0

金秋九月,丰收正忙。朔城区窑子头乡梨园头村的300多亩彩椒喜迎丰收,销往全国各地。营养美味的彩椒不仅充实了“菜篮子”,也鼓起了当地百姓的“钱袋子”。

在窑子头乡梨园头村设施蔬菜园区,成行连片的种植大棚映入眼帘。此时正值彩椒采收高峰期,工人正在棚内忙着采摘,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彩椒缀在绿叶间,红的、绿的、黄的,色彩艳丽惹人喜爱。

朔城区窑子头乡梨园头村彩椒种植基地负责人刘胜平说:“每年从4月10号开始定植,7月上旬采摘,一直能持续到10月中旬、10月底结束。我们现有种的品种分为红椒跟黄椒两个品种,平均亩产能达到16000—17000斤,以往年均价也就是2.5元—3元每斤,今年行情比较好一点,很可能能突破一斤3元钱以上。”

这边忙着采摘,另一边的彩椒分选中心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着分拣、包装,将彩椒发往国内外市场。个大形美的彩椒,深受市场欢迎。

朔城区窑子头乡梨园头村彩椒种植基地负责人刘胜平说:“我们彩椒从园区摘过来,来这儿分拣,这儿分拣有30多个工人,每天大约分拣50000—60000斤彩椒,运往全国各地,像广州、深圳、重庆、成都、上海、北京等地,有些时候也出口国外,像俄罗斯、马来西亚那边。”

基地配套建设的彩椒分选中心、恒温冷库,在实现产销一体化的同时,也让前来做副业打零工的农民增收不少。

朔城区窑子头乡梨园头村村民曾嘉艳说:“我们常年在这儿打工,从开始的拢地、覆膜、栽苗,包括现在的采收和以后的管理,都是我们在做,每天能挣100多块钱,有份不错的收入,我觉得挺不错。”

牵好产业兴旺“牛鼻子”,富民强村有动力。近年来,朔城区窑子头乡梨园头村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大棚,打造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特色高效农产品,让“菜篮子”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钱袋子”,让“大棚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真正让农民日子“红”起来,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5000元左右。

记者:刘希军


编辑: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