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管理服务上“云端” 乡村生活有“智”感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4-08 17:02 0

一块大屏,特色产业尽收眼底;一根网线,各项申请轻松办理;轻点鼠标,村民信息一览无余……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应县大临河乡圣水塘村实现了“一屏观全村、一屏管全村”,让村民生活更有“智”感。

在应县大临河乡圣水塘村数字乡村综合管理中心,在大屏上就能够实时看到大棚种植情况、企业生产过程等各类数据,为农业生产和乡村治理装上了“智慧大脑”,让农村的生产生活更便利、产业发展更智慧、乡村治理更科学。

透过监控视频,可以看到温室大棚里绿意浓浓,黄瓜挂满藤蔓,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一次承包大棚的王海峰说,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和覆膜等措施,根据蔬菜的生长情况和天气状况适宜调节营养输送,结出的黄瓜不仅产量高、品质佳,还能提早上市。

应县大临河乡圣水塘村村民王海峰说:“感觉特别特别地好,黄瓜长势也快,长得也好。种这个暖棚50天就能上市,价格能提上去,产量也比冷棚产量大。它是智能的,不用我们人为操作,省工省人。”

在产业基地安装高清摄像头,接入数字乡村平台,实现种植、管理全过程把控。农业“触网”不仅让温室大棚实现了“墒情、苗情、病虫情、灾情”的实时监测和科学管理,昔日的“汗水农业”正变为高效高产的现代“智慧农业”。而且成熟后的农产品也会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应县大临河乡文化站站长宿晓炜说:“我们大临河乡助农直播间是一个产品推荐、产业发布、政策解读的综合直播平台。以线上销售方式,突破地域限制,宣传农产品的品牌和特色,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直播半年以来,在线销量达到600多单,销售额4万多元。”

数字乡村建设,不仅为产业振兴插上“智慧翅膀”,也给基层治理装上了“数智”引擎,推动基层治理走上快车道。

应县大临河乡副乡长 圣水塘村党支部书记王紫说:“主要是解决了过去基层治理中的数据不共享、资源调度难等问题,衍生出二十余个特色应用场景,比如说居民诉求、矛盾调解、联户走访等等,主要实现了便民服务、干部减负、数字助力产业发展三大功能,进一步推进可视化、精细化的基层治理模式。”

大临河乡圣水塘村数字乡村综合管理中心集“数字党建、数字村居、数字治理、数字平安、数字惠民、数字产业”30余项功能于一体,建起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智慧化决策、服务、治理的综合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应县大临河乡圣水塘村村民刘春华说:“我们农村现在办啥都挺方便了,通过手机乡里给弄了个小程序,办啥业务,问题都能解决了。”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应县大临河乡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不断绘就“数字乡村”美丽新图景。

应县大临河乡乡长王德福说:“今年重点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以圣水塘村数字乡村建设项目为引领,将党组织业务搬上云端,搭建乡、村、微(网格)三级联动治理模式,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便民服务网络化、农村治理高效化,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广泛应用,实现智慧乡村,为乡村振兴赋能。”

记 者:罗文平 张小菊 应县台:丰丽佳

编辑:董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