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朔州持续加大民间投资的引导力度,通过强化政策落地、扩大项目推介、加大要素保障等方式,不断释放民间投资潜力,为全省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注入澎湃动力。
在三一硅能组件工厂的生产车间,我手里拿着的这个这光伏电池片厚度仅有0.13毫米,相当于一张A4纸的厚度,他们再通过划片、焊接、封装、性能检测等多道工序后,每16秒就能下线一块完整的光伏组件产品。
每3秒就会有一个产品通过AI智能检测技术完成检测;不到2分钟,就能完成一个光伏组件的焊接工作……在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快”不仅体现在这科技范十足的生产车间,还体现在项目落地的速度上。从去年7月28日,朔州市与世界500强企业三一集团双方正式签约单晶硅光伏项目,到当年9月28日实现投产,从签约到投产运行只用了62天;后续追签的超薄单晶硅片项目从签约到首刀硅片成功试产下线仅用了43天;光伏组件项目从引进设备到安装调试仅用了15天。
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三观说:“目前,我们的整个光伏组件产品一部分销给了国内的五大六小发电集团,以及我们自己开发的电站,同时现在也在销往海外,海外市场现在发展也非常好,比如赞比亚、印尼、非洲等等。”
在项目引进、落地、建设过程中,平鲁区提供标准化厂房为企业量身打造个性化服务方案。不到一年时间,三一硅能(朔州)从一根单晶硅棒到硅片,再到光伏组件……三一集团把整个光伏国内生产基地全都布局在了朔州,一条光伏全产业链实现了串点成链,汇聚出了“风光无限”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三观说:“我们今年4月15号又跟政府追加了80亿的投资,启动了三一朔州光伏的二期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搞厂房建设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那在未来,随着我们三一集团跟朔州齐头并进,携手同心,双向奔赴的情况下,我们有望在未来的5—10年在朔州建成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产业。”
同频方可共振,共振促进共进。眼下,在朔州低碳硅芯产业园处处洋溢着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热潮,三一朔州光伏的二期项目的主体厂房已经进入到钢结构安装阶段;总投资14.35亿美元的长庚金晶半导体晶圆全产业链项目的厂房、试验室也在加紧建设中;一个个项目快速推进,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为打造新能源和半导体两大产业集群、全力建设千亿级低碳硅芯园区提供了重要支撑。
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张志明说:“为了让民营企业能投、善投、优投,我们持续强化用地、用能、环评等基础设施要素保障,充分发挥转型综改示范区政策集成效应,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真正让项目落地“跑起来”,促进项目早开工、快达效。”
1——9月,朔州市民间投资完成156.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0%,较上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回暖的背后,离不开各地各部门的精准发力。朔州从促进重点领域民间投资、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优化民间投资发展环境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通过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让企业“更有感”,发展“更有劲”。
朔州市发改委服务业发展科科长赵阳说:“我市制定了《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48条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20条措施》等一批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的具体举措,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硅芯产业、公共服务、生态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建设。实施项目征集、推介、跟进、保障、考核全周期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辐射能力强的企业促进民间投资扩规模、优结构、提质效。”
记者:罗文平 张小菊 李宏宇 平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