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鼓起钱袋子,产业选择是关键。朔城区神头镇马跳庄村紧扣“产业振兴”主线,引领村民不断转变生产观念和方式,实现传统种植向现代农业转变,日光温室大棚成为了群众的致富棚。眼下,当地种植的80多亩大棚彩椒抢鲜上市,种植户抢抓农时忙着采收,奏响了一首欢快的田间“椒”响曲。
在朔城区神头镇马跳庄村的彩椒种植大棚,头茬彩椒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工人师傅正在分工协作,采摘、装车,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走进朔城区神头镇马跳庄村的彩椒种植基地,一个个彩椒大棚里生机勃发,一排排整齐的藤蔓上挂满了色泽鲜艳、饱满圆润的彩椒,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椒香。当前,正值彩椒头茬收获期,工人紧抓市场好行情集中采摘,抢“鲜”上市。
朔城区神头镇马跳庄村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符鹏飞说:“这里彩椒是从去年的11月份开始定植,今年的3月上旬开始上市采摘,一直能持续到6月底结束。现有种植品种分为红椒和黄椒两个品种,平均亩产能达到2万斤左右,今年行情还是不错的,每斤的价格能达到5元左右。”
辣椒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育苗移栽到后期管护和采摘,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给附近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朔城区神头镇马跳庄村村民张计英说:“我们一年四季在这儿打工,从开始的拢地、覆膜、栽苗,包括移栽下去的管护和现在的采收都是我们在做,我们一个月下来能挣2600到2700元左右,有一份不错的收入。”
近年来,马跳庄村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立足辣椒产业“短平快”优势,紧扣市场需求,通过“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发展彩椒大棚48座,同时推进“订单”式种植,不仅解决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的问题,也有效盘活了低效闲置土地,打造村民增收致富特色产业。
朔城区神头镇马跳庄村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符鹏飞说:“都是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提供技术、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成熟后统一托底包销。收回来的彩椒都进了包装车间,分选完打包进冷库。销路主要集中在国内,全国各地都有,还有一小部分出口泰国、俄罗斯等国家。我们能解决5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2.5万元左右。”
记者:张一波 张春霞 贺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