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在朔城区城郊设施农业大棚里,休眠了1000个小时的葡萄,开启了破眠复苏模式。
走进朔城区青果儿生态园的葡萄大棚里,枯黄的葡萄藤蔓依旧爬在藤架上,剪掉枯萎的枝条是开启复苏的第一步,也是葡萄后续生长定型的关键一步。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剪枝、清扫、杀菌、消毒、升温等工序有条不紊进行中。
朔城区青果儿生态园工作人员尹艳平说:“把这枝全剪断摘下来,把这园园打扫了,打扫干净,再浇水,也前后做了一个礼拜了。”
朔城区青果儿生态园负责人闫升伟说:“这个剪枝也有一定的规律了,现在剪好定型好了以后,长出来的枝条就比较顺,通风呀,各方面效果很好。”
在葡萄的生命周期中,结束冬眠、开始复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标志着葡萄从休眠状态向活跃生长状态的转变。对于大棚葡萄而言,这一过程尤为关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葡萄的生长周期、产量以及果实品质。除了剪枝,充足的水分同样也是唤醒葡萄生命力的动力,为了给大众带来高品质的果实,除了人工作业,园区里还应用了现代化的设施,通过喷灌的方式,为葡萄提供适量的水分。预计6月底葡萄就可以进入成熟期。
朔城区青果儿生态园负责人闫升伟说:“这个棚现在是剪枝结束以后开始浇水了,咱浇水是用的这个微喷浇水,这个微喷带的好处是浇得特别匀,而且是两个小时就能浇完一个棚,又省时又省力。后续的话,对这个葡萄的生长也起到关键的作用。”
记者:刘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