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头镇下西关村千亩水稻种植基地作为朔城区七大特色产业基地之一,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路子。
在朔城区绿嘉绿野种植专业合作社,石云宝正和妻子进行稻米加工,金黄的水稻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通过去杂质、磨米、精选、色选等工序后,变成了白皙而有光泽的精品大米。
朔城区绿嘉绿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云宝说道:“一是香,屋里焖上米,离上十米、八米,都闻得到米香味;二是韧性好,有嚼性,还不黏,还有个米不回生,这个米怎么翻来覆去吃,米味特别特别浓。”
下西关村地属神头泉流域,多年来形成大片的盐碱河滩,闲置撂荒不能种植。2018年石云宝试种水稻成功,开辟出一条盐碱地改良和发展粮食生产的新路径,2020年又延长产业链,建设了一条稻米加工流水线,当年实现增收30%左右。记者问起今年的收成和销路,石云宝喜上眉梢,连竖大拇指。
朔城区绿嘉绿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云宝说道:“种水稻这几年来,今年的产量是最高的一年,两大原因:第一是气候,气温高;二是管理也上去了。今年种了2000来亩水稻,平均亩产1000多斤,(总共)就是200多万斤,太原、大同、企事业单位,还有普通老百姓,买的可多了。有粮不愁卖,就怕你没好粮。”
记者:祁智民 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