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区梨园头村:彩椒种植成为百姓致富“钱袋子”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10-23 11:15 0

近年来,朔城区窑子头乡梨园头村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动彩椒产业从小到大、从有到优、从优到强,从“传统”到“现代”,促进产业高效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眼下,当地种植的300多亩彩椒进入采收收尾阶段。

金秋十月,丰收正忙。在朔城区梨园头村的彩椒分拣基地,这两天农民们正在忙着进行最后一茬彩椒的分拣打包工作,之后,这些彩椒将会统一发往国内外。

深秋各类蔬菜迎来了丰收黄金期。在窑子头乡梨园头村分拣处,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在说起村里种植彩椒以来的变化时,村民杨建萍高兴地打开了话匣子。

朔城区窑子头乡梨园头村村民杨建萍说:“自建大棚,在那里头采(彩)椒,这两天过来又装箱,我们也能挣个万大几。”

这里的彩椒从7月中旬开始摘,到10月底全部结束。村里还配套了分选中心、恒温冷库,实现产销一体化的同时,有力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彩椒种植,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朔城区窑子头乡梨园头村彩椒种植基地负责人刘胜平说:“咱们这个彩椒是从3月份开始工作了,4月10日到4月15日每年定植栽苗。它这个种植过程是一年可以能摘2茬到3茬椒,平均每茬能摘个四到五千斤左右,这个亩产量就是一万三到一万五千斤左右,现在咱们已经摘了第三次了。”

今年以来,梨园头村立足产业基础、传统优势、特色资源,改变种植结构,积极推广彩椒大棚种植,不断提升蔬菜产业化规模化水平,让农民致富增收的路越走越宽阔。这几天,村民们还在忙碌地做好清棚工作,为来年的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朔城区窑子头乡梨园头村彩椒种植基地负责人刘胜平说:“马上接近月底,咱们就开始清棚、拔苗,准备是旋地、翻地,给来年做准备,咱最后这个环节就是清棚。清棚啥意思,就是把这个所有的叶呀、根呀,还有那个废椒全部清理出去,确保在来年没有病虫害。”

近年来,窑头乡梨园头村围绕产业振兴,通过大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大棚,打造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特色高效农产品。同时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为农村发展设施疏菜特色产业提供有力保障,让“菜篮子”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钱袋子”。

朔城区窑子头乡梨园头村村委会主任刘方说:“今年我们梨园头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村集体和合作社合作种植了207座大棚种植彩椒,村两委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建设蔬菜园区。今年,我们的年产值为83万元,并且为村民提供200多个工作岗位,这也是我们村今年的变化,村民在农忙之余可在园区打工,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可以给村民增加一份收入,村民年平均收入15000元。”

记者:张智宙 马富瑞

编辑: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