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市文联特邀著名历史文化学者要子瑾先生在朔城区图书馆举办专题讲座,深入探讨大同川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与文化底蕴,带领大家感受这片土地承载的华夏文明之光。
讲座中,要子瑾先生以山河为砚、史笔为锋,将游牧马蹄与农耕犁铧交织的往事细细研磨,以“地理为经,人文为纬”的学术经纬,为现场150多名历史文化爱好者揭开了晋北大地作为中华文明露天博物馆的层层面纱,了解大同川如何以山河为卷、岁月为笔,书写游牧与农耕文明交融的史诗,带领大家开启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历史文化之旅。
朔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嵋屏说:“他用生动的讲述,把史书里关于大同川的零散故事串联起来,让我们把那些尘封在旧县志里的往事,深藏在我们记忆深处的乡愁,化作了对家乡最深厚的情感,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历史文化爱好者周月娥说:“这场关于大同川的讲座,不是枯燥的历史课,而是一场唤醒记忆的仪式。要子瑾老师用四十多年行走积累的温度,焐热了那些冰封在县志里的名字,大地上每一粒黄土都开始说话。那些曾以为遥远的‘民族融合’、‘文明碰撞’,原来就镌刻在家乡的山脊河湾。”
记者:刘增 王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