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区:冬闲田里播下增收“希望种”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10-03 12:51 0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种正当时”。眼下,正值冬小麦播种关键时期,朔城区贾庄乡抢抓晴好天气,进行冬小麦播种工作,为明年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在朔城区贾庄乡薛家店村,种植户们正进行冬小麦的播种,在接下来五天的时间里这里将完成500多亩冬小麦的种植。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粒粒承载着丰收希望的小麦种子被播撒在田野里,铺展出一幅繁忙的农耕画卷。

朔城区贾庄乡薛家店村党支部书记赵海军说:“今年我们与科研单位合作在村内开展500亩冬小麦种植项目,预计每亩冬小麦产量1000斤以上,500亩可生产粮食50多万斤。”

而这一切得益于种粮“老把式”马现秋“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他从2014年就开始在朔城区试种冬小麦,年复一年地记录不同生育期的田间调查数据,细致总结各参试品种的特性。通过不断地努力,成功提升了每亩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实现了作物的高产高效。

朔州市现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员马现秋说:“经过十年不断地摸索经验,我摸清了朔城区气候变化(规律)、最佳漫灌时间,掌握了冬小麦种植技术,截至目前,已经成功(试种)了三年,亩产量在1200斤左右。”

为提高村民种植冬小麦的积极性,薛家店村创新种植模式,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更是在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与农民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为乡村振兴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朔城区贾庄乡薛家店村党支部书记赵海军说:“我们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利润20%归农户,20%归村集体,这样不仅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还带领我们村民增收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面对粮食安全这一重大课题,朔城区贾庄乡不断优化粮食种植结构,针对气温低、返青迟的生产现状,引进冬小麦种植技术,通过良种良法良技配套,填补冬闲田“档期”,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为农业丰收“锦上添花”。

朔城区贾庄乡副乡长相伟说:“我们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积极践行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我们以薛家店冬小麦种植项目为推手,下一步将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积极探索冬小麦种植技术,计划在5年内推广种植5万亩冬小麦,届时全乡粮食产量将增加5000余万斤。”

记者:刘晓广 李妍 闫红祥

编辑:董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