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花堆到黄花梁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施琪 发布时间:2023-09-01 10:57 0

“黄花梁,黄花梁,昔日狼烟古战场,火山高坡风沙狂,碱滩井水苦断肠,西口路上叹凄凉······”

在去往黄花梁的路上,我对这个眼中陌生但思想里却没办法不熟悉的地方,印象还只停留在歌词中“我沧桑的故乡”这一点上。

狼烟滚滚,宋辽交战之地,岁月虽已过千年,但因着对杨家儿郎的钦佩,我对这古代交战之地着实没什么好印象。且不说,战争便意味着死亡,就说我钦佩的杨家儿郎几乎都死于这宋辽交战之地,感情上我便不肯再深入了解黄花梁。

岁月抹掉了历史残留下来的痕迹,却抹不掉历史遗留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杨家儿郎的悲哀,何尝不是当年大宋子民的悲哀。

可当真正站在这块在无数人脑中有着挥之不去客观印象的贫瘠之地时,我才无比庆幸,还好我来了,否则我将永远困在狭隘思想里的一隅,浅薄的以为黄花梁仅仅是那个狼烟战场,是那个碱滩井水苦断肠的西口凄凉路。

黄花梁地处朔州市怀仁、应县、山阴三界交界处,战国时这里叫做黄华,北魏、北齐时期这里名为黄花堆,到了隋唐以后,他又被叫做黄花堆、黄花岭,直到如今,他才被唤作黄花梁。

他跨越历史长河,经历了数不尽的岁月洗礼,当然也拥有着时间的馈赠。他周围跨度20多里的区域,蕴藏着亿万年前火山喷发的珍贵土壤,却在千百年里被世人无情的忽视,可就是这千百年来被无情忽视的土壤却成为黄花梁再次崛起的希望。

黄花梁坡区是典型的火山岩土质,且十年九旱,原本是妥妥的低产田区。可就是这块低产田区,却在2017年那个冬天,被农科专家鉴定出土壤中硒的含量高出国家标准的24倍,这是一份“得天独厚”的恩赐,为黄花梁发展富硒功能的特色农业提供了“沃土”。

于是,当地农民共同成立了农牧专业合作联社,积极打造以富硒谷子种植、富硒瓜果蔬菜深加工和瓜果采摘、农事体验为主的黄花梁田园综合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看吧,历史向来是公平的,他让黄花梁成为狼烟战场的同时,也给了黄花梁再次崛起的资源。

说到这里,我便不得不佩服生在黄花梁这片土地上勤劳且智慧的人们。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也同时具备了新时代农民该有的智慧,发掘开发新型农业合作理念,建立了庞大的农牧专业合作联社。

山阴县惠牧源农牧专业合作联社,一个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集牧草种植和特色富硒农作物种植、储存、加工、销售,农机服务,农技服务,技术培训,电商物流,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综合企业。

一个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走,帮着农民富”做为企业宗旨,以农民利益为先的优秀企业。它让我肃然起敬的同时,也让我产生了深入了解它的欲望,可当我仔细了解这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创始人最原始的创业初心时,我内心的震惊却怎么也无法用简单的言语去表达了。

真的很难想象在很早以前,在国家还没有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之前,黄花梁脚下的乡村中,便已经有了这么一个思想超前,胆识过人,行动迅速的农村人,他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将乡村振兴的使命,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敢想、敢干、敢于尝试、敢于带头,愣是让黄花梁这片土地上生长出农牧专业合作联社的雏形。

惠牧源的创始人陈永和,一个在当地人口中的忙人、能人、潮人、憨人、好人,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一群农民的领头人,同样也是黄花梁这片土地上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追溯历史,黄花梁这片土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北魏时期鲜卑族的内战开始,黄花梁经历了无数场战役。北齐柔然的黄花堆之战,唐昭宗时期李克用伏兵神堆,大败李匡威军队,再有我们熟知的北宋时期的宋辽交战。黄花梁似乎从没有过安宁的一日。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生活在黄花梁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一直都似无根的浮萍,流离失所,从来不知道明天统治这片土地的会是哪方势力。

可是滚滚狼烟烧不尽这片土地上人们对生活的热情,金戈铁马斩不断人们对故土的热爱。

古往今来,无数场战争,将黄花梁的郁郁葱葱,万里林集变成了近代的荒凉贫瘠,风沙肆虐。可是勤劳智慧的黄花梁人民却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在这片一度贫瘠到荒凉的土地上开垦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山阴县黄花梁富硒有机旱作农业基地便建立在合盛堡乡北部黄花梁上,东西长8公里。他的建成迎合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的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的发展方向。也迎合了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我只能说,黄花梁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是智慧的,他们抓的住机会,响应的了政策,更是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

黄花梁富硒有机旱地的建立不仅带动农户发展有机旱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更是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战略目标。

一个能够紧抓时代发展脉搏的领头人,一群敢于实干的智慧农民,将贫瘠的黄花梁建设成如今这般处处生机,遍地是宝的富足模样。

若是时间允许,我想我会在黄花梁脚下多待几日,毕竟那黄澄澄的杏子实在是太好吃了;那富硒小米煮出来的粥,不仅颜色橙亮,味道还很香甜;还有那足有我手臂长的黍子,我还没有亲眼见过。说实话,对于一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人来说,田地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奇的,更何况黄花梁的一切都远超我的认知。

黄花梁的人民是勤劳的,是坚韧的,是智慧的,同时也是包容的。

从北魏时鲜卑入土中原,建都平城,后来隋末突厥入侵,被李世明击败。之后到唐德宗时,又将沙陀人安置雁北,从而打开了雁北地区的胡化之路。再后来石敬瑭的割让于辽,接着被金统治,直到明朝这块土地才又重新并入中原。

黄花梁自古便是一个名族融合的大熔炉,这也同样造就了黄花梁人民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敢于拼搏、容纳百川的性格。

在得知这片干旱之地可以发展有机农业时,他们果断建立了黄花梁万亩有机富硒农业基地,同样在基地建成之后,他们也敢于尝试各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

在来之前,我竟不知北方的冬天还能种小麦,可是就在当天,黄花梁的冬小麦实验田正式收割。那金黄的麦穗上挂满了饱满的麦粒,让我不禁摘上一支,学着前辈的样子,揉搓出麦粒,然后一口扔在嘴里,嚼一嚼,那香甜的麦香瞬间充满整个口腔。我不敢说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甜的麦子,但它肯定是我吃过的最难以忘怀的麦子。

就在刚刚,我得知了这批冬小麦的产量达到了亩产606斤,比春小麦足足高了一百斤左右的消息。我是个不通农务的人,也不知道这多出来的一百斤小麦对于农民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这北方冬天种出来的小麦那肯定不是常有的。

这说明了什么?我想这又是一项黄花梁农民为之骄傲的产业。也许再过不久,冬小麦将不再是黄花梁试验田里的产物,而是真正规模化种植,生产,然后被端上我们饭桌上的馒头、面条。

从初识黄花梁的不愿深入了解到如今的彻底被他折服,也不过仅仅一天的时间。我想,我依然没有完全透彻的了解黄花梁,但这一天的收获足以改变我的固有思想,并且产生新的认知。

合盛堡乡乡长刘宇说,乡村振兴就是文化振兴,就是人才振兴,这一点我深以为意。

无论是惠牧源的创始人陈永和还是现在它的理事长陈志龙,他们生就在黄花梁这块土地上,接受的是这块土地的文化传承,拥有这块土地给与的勤劳、坚韧、智慧、包容以及与时俱进和把握时局的敏锐,他们是文化的承续,也是人才的基石。我相信,正是因为有着他们的存在,黄花梁、合盛堡乡终会迎来更多为着乡村振兴而努力拼搏的人才。

到那时“塞外火山土”,“黄花梁泰和”这两个商标也将会成为富硒旱地有机农业的代名词,而黄花梁也终将从古来征战之地变为青山绿水的生态宜居之地。

黄花梁,黄花梁,如今旧貌换新装,人勤春早禾苗壮,富硒土地瓜果香,连年丰收话兴旺······

我想当年写这首词的老师定是十分了解黄花梁的吧!黄花梁的科技兴农战略以及合作农业的发展都是值得推广学习的。我只恨我的文墨不丰,并不能将黄花梁的发展改变,以及黄花梁人民的勤劳、坚韧、智慧全部描述出来。

不过,我想文字终究是局限的。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黄花梁的文化、历史我们可以说出来,写出来,也可以将他的改变和发展历程描述出来,但如果不去亲自感受一下,他的美、他的改变根本无法从文字里直观的体会到。

黄花梁是美的,不仅仅是他的人文历史,更是因为有那么一群人,愿意一头扎进改变他的重任中,抓住机会,落实政策,推进未来发展之路。

这一次的黄花梁之行其实是仓促的、紧凑的,并没有给我全面了解黄花梁的时间,但我却没有遗憾,因为我知道,我还会来的。黄花梁的改变不会停止,我对他的好奇也不会止步于此。

在回去的路上,我看向车窗外渐行渐远的黄花梁,衷心的许下祝福,愿黄花梁的明天更美好,愿他的发展速度比我的好奇更长久,也愿这片土地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编辑: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