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新冠,伤害的不仅是身体,心理也受其影响:消沉,没了心劲,忽然一念,做任何事都没了意义。
只想一个人出去走走,看到一小童骑着单车穿梭在小路上,厚厚的棉衣,帽子和口罩将脑袋捂得极严,只露出一双灵活而清澈的眼睛。夕阳渐沉,薄暮里,树影婆娑,依旧那么美。年根儿了,想想孩子们就要回来了,又可以团圆了,心又有所动。是不是只有纯真、亲情和天地造化的事物才能勾起人对尘世的眷恋?
人,生是必然,死也是必然,殊途同归,终究都要成为一抔土。看到一条关于老人卧病在床的视频,评论区里的一句话虽有同感,但终究算作理想:“我们老了,最好一觉睡过去,不要麻烦孩子们。”假若一个人真的老了,一闭眼就是一生,那是最好的终结,但由于身体的不便往往身不由己,是不可能不拖累他人的。
那一日,母亲唤我过去。一进门,我便随她轻快的脚步进了卧室,一个大纸盒摆在床上,揭开盖子,是一套颜色鲜艳的古装,母亲平静地说:“这是我的寿衣。”她一件件地取出,教我怎么穿,我站在她身后,假装平静地看着,忍住眼泪,心里却似山崩。那些重重叠叠的衣服,按照各自的顺序,该怎么穿,我一件没记住。还埋怨她,明明挺健康,却说着死后的事。我可以为她买她喜欢的许许多多的衣裳和鞋,但是我不愿意为她买这样的衣服。
她又说:“我们活着时你可千万别往外走,等我们不在了你再去……”说着,眼泪哽住了后面的话,我转过头去,不想在她面前表现得哪怕有一丁点脆弱:“不会,我要是真出去,也得带着你们走。”连我自己都明白,这只是一句安慰而已,他们,我的父母是断然不会跟着我去到外孙居住的地方的。
常想自己将如何老去?有尊严地活着和老去,兴许是每一个人的愿望。憧憬当然是美好的,那就憧憬着。
网购了云南小黄姜,个头不大,样子也不好看,颜色却是自然的微黄。扔几片在锅里,里面煮着牛肉,清汤冒着微泡,泛起阵阵肉香。另一个灶眼坐着砂锅,通体白色,样子小巧精致,算得上一件艺术品,锅里煮着梨和百合,又从柜子里翻出几袋新疆三泡台,大块的黄冰糖、红枣、桂圆、枸杞、菊花、葡萄干,除了茶,一股脑投进去,来一锅“乱炖”吧。
秋天,萍骑着单车带来了西红柿酱和腌菜,这是她亲手制作的,礼物无论轻重,里面都有她劳作的诚意,我为什么不欣然接受呢?
越来越不喜欢逛商场,喧嚷的人声和高昂的背景音乐让我立即想逃回家。于是,就有了网购,我在多个直播间里出出进进,水到渠成地成为了主播们“老铁”里的一员。四川的果冻橙和百香果表皮不涂蜡,且果肉新鲜。也有网购失败的,买回来的石榴和火龙果都冻成了冰果,遇热就变成了几包水。火龙果更是恐怖,流下暗红色的汁液,颇似人血。这种情形,虽然卖家会赔付,但总觉可惜。对于食物,自以为是爱惜的,轻易不忍浪费。
某一年,在重庆的一家小水果铺里买了几枝桂圆,至今忘不了那种清甜的香。重庆的桂花,也让我印象颇深,下雨后,更是馨香阵阵。回来便在网上找重庆的卖家买桂圆,去花店里搬桂花回来,可桂圆的味道却总有差别,桂花也越养越瘦,直到暴出枯枝,不再开花。在吃上,想来北方人倒不如南方人吃得“鲜”和多样,海鲜要吃在南方,水果也要吃在南方,菌类还属南方的鲜香。至于各种花卉更不必说。
擦了玻璃,阳光亮闪闪地照进来,向外望去,世界也一片清明。日子就这样继续着吧,父母双亲在,家人都好,路还长着呢,慢慢走,慢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