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一张绿色蓝图绘到底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6-17 16:25 0

包头蒙语意为“有鹿的地方”,自古以来便是水草丰美之地,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联合国认定的最佳宜居城市。黄河流经全市220公里,不仅是包头市工农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也造就了沿岸独特的优美绿色生态环境。

同心接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的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有水皆清、无处不绿、四时花香、万壑鸟鸣,黄河从包头南侧蜿蜒而过,几经改道,留下了大片大片的湿地,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建设,让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更成为每年数以万计候鸟的理想栖息地。

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刘瑞龙正在和同事进行水质采样工作,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深入湿地,监测湿地生态系统的水质健康状况。

包头市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刘瑞龙介绍道:“现在基本上保持到三类的水质,水质改善了以后呢,它这个生物多样性就增多了,这样的话吸引候鸟过来觅食。”

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22.22平方公里,是包头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我国黄河流域高纬度段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包头市通过退耕还湿、鸟类栖息地恢复、生态补水等措施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包头市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湿地面积扩大了900多公顷,生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

包头市林草局资源保护站野生动物保护室负责人苏亮说道:“从这个2018年到2023年的,据我们监测到的数据,停歇到包头市的鸟类从15000余只增长到46000余只。”

包头市民郝先生说道:“虽然是咱们在北方城市,但是咱们享受是南方的氛围、南方的空气。”

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最大的福祉,在新时代“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包头市高位推动、精准发力、联动配合,坚持“一域一策”,不仅绘湿地画卷,更在防沙治沙攻坚区筑起绿色屏障。

包头市九原区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股负责人苗培说:“这个是咱们现在的水李子树,你看现在的果实都已经开始膨大了。这个树已经咱们现在达到了8年的树了。”

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九原区经济林项目区的千亩经济林就要迎来成熟季节,开启摘果增收的幸福模式。

包头市九原区林业和草原局四级主任科员王辉介绍道:“总共咱们是打造了17000多亩的绿化森林面积,有将近五万株果树,按每株的产量来说,30斤到40斤左右,咱们年产估计将近到120万斤左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包头市通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筑牢了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三重叠加。今年,包头计划完成生态综合治理任务260万亩以上。截至目前共完成林草保护修复任务89.11万亩。计划2030年包头将完成生态综合治理任务1775万亩。

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治沙造林科科长白智表示,我们将继续完善监督机制、坚持适地适树、创新建设模式、实施“三北工程+碳汇”行动,全面打赢三北工程防沙治沙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千方百计增绿,想方设法保绿,切切实实用绿,在包头277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包头人民享受到更多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带来的红利愈加提升,在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上,一幅“山青为底色,水绿描蓝图”的生态画卷正逐渐绘就。



编辑: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