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银川市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扩绿、兴绿、护绿,推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银川战役迈上新台阶。
同心接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在毛乌素沙地的西南边缘,工人们正在齐心协力地扎草方格,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是我市已经连续坚持有三十多个年头。
眼前说话的人名叫王小林,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劲头,在白芨滩治沙一干就是二十二个年头,他见证了白芨滩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森林病虫害防疫及生产技术科科长王小林说:“基本上治理完了,我们现在大约有个就是看得见沙的面积大概有两万亩左右,我们现在逐年就是做一个示范,我们每年就是治理个一两千亩,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还要在巩固上下大力气。”
在一代代防沙治沙人的接力下,银川不但创新完善治沙模式,还探索出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以大泉林场为例,这里通过发展沙地桑葚、沙地韭菜、林下经济等沙产业,实现了“治沙”、“致富”双丰收,塑造了防沙治沙“银川样板”。
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大泉分场副站长李海超说道:“这块给我们大泉职工带来的是年收入人均超过十万元,我们更有信心更坚定这项事业,就是把这个沙产业循环模式继续发扬下去。”
自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银川战役打响以来,银川坚决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使命,通过“东治沙、中理水、西护山”,先后实施了宁夏南部生态保护银川市项目、贺兰山东麓水源涵养、银西荒漠化综合防治等示范项目25.85万亩。
银川市林草和园林管理局林业和草原建设科科长杨晓艳说:“在做好荒漠化防治扩绿方面,坚持因地制宜与系统化治理并重,在做好产业结合兴绿方面 坚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并重,在做好生态屏障护绿方面,坚持植树造林与精细化管理并重。”
银川向西,绿进沙退;银川向东,贺兰山绿装重披。在贺兰山治理上,银川以贺兰山东麓27万亩酿酒葡萄种植,推动了“荒沙滩”向“世界葡萄酒之都”的绿色转变,以12.6万亩贺兰山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蹚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
据统计,截止目前,银川已累计完成营造林123.58万亩、修复草原生态20.5万亩,防沙治沙88.17万亩,全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分别减少69.26万亩和82.06万亩,黄河东岸生态绿化治理达4.4万亩,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银川战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如今在黄河“几字弯”银川攻坚战的持续推动下我市一山一河一沙生态功能持续巩固,贺兰山下紫气兴旺,黄河两岸绿意盎然,毛乌素沙地绿进沙退。今后,银川还将继续加快推进新时代三北工程建设,持续提升巩固荒漠化治理成果 进一步筑牢祖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