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朔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医师张彧婧
“张医生,我感觉我的耳鸣最近好了很多,耳朵后面也不胀了,这么多年从没这么轻松过!”在朔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治疗3天后的刘某高兴地向他的主管医生张彧婧说。刘某年仅30岁,因为儿时一次意外的发烧,遗留左耳耳鸣,听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为此他多处求医,治疗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张医生,我耳鸣10多年了,一直响,耳朵还胀,从来没停过”,这是刘某到院后与张彧婧的第一次对话,他满脸愁容,精神不佳,看得出来耳鸣让他十分困扰,与现在的表情判若两人。接诊刘某后,张彧婧经过细致查体,对他的病情有了一定的了解,随后就为刘某制定了对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每日的针刺治疗和中医理疗成为刘某最期待的治疗项目,多年的顽疾也一步步地在好转。刘某的就诊情况只是张彧婧治疗众多患者的一个案例之一,从医几年来,经过张彧婧治愈的耳病患者很多,她的治病经历在朔州地区广为流传。
张彧婧是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一名普通的青年医生,在2020年硕士毕业后,她选择了回家乡,通过朔城区政府“人才引进”政策,进入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工作。她深知自己悬壶济世的理想,只有和家乡的需求、发展结合起来才更有意义。工作初期,她积极参与医院卒中中心建设工作,同年被评为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2021年度“优秀工作者”。作为一名临床工作者,医师的发展依托于医院平台的建设与朔州市医疗系统的发展,为此她常常思考朔州市医疗发展的困境。2022年,在朔城区团委组织召开的“五四运动103周年暨喜迎党的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青年”代表座谈会上,作为医疗系统青年代表为朔州市医疗高质量发展发言献策,提出综合医院发展需要临床、科研、教学统筹推进,融合发展,分析了人才梯队与医院发展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并提出了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建议。2022年朔州市疫情暴发,她投身一线,参与朔州市人民医院第二隔离病区抗疫救治工作,被评为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2022年度“抗疫先进个人”。
2023年为响应国家中医高质量发展政策,朔州市人民医院设立了中医病区,并开始收治病患。“医生,我腰痛到不能走路”“医生,肩周炎好多年了,现在疼得都抬不起胳膊”、“医生,最近头晕的厉害,尤其是转头”“最近咳嗽气紧,走几步就喘”……每一位前来住院的患者都带着自己的忧心、不适前来就诊,絮絮叨叨的倾诉病情过程中,张彧婧没有丝毫不耐烦,而是抽丝剥茧,抓住重点,询问病情,运用中药制剂、体针针刺、小针刀疗法、浮针疗法、艾灸、隔物灸等中医特色疗法,千方百计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切实认识到了中医的神奇。
张彧婧在工作中始终秉承着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见叶知秋的敏锐直觉,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肩、履责于行,在工作中挺在前,干在前。她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希望自己未来通过不断学习与精进,让患者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和认可度不断提高,让更多患者从中医治疗中获益,将传统中医在朔州市发扬光大。”
记者:薛礼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