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实施五项工作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8-29 11:08 0

我省近日出台《山西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通过实施5项工作任务,不断完善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方案》指出,2023年我省全面启动实施“建高地、兜网底、提能力”强医工程;到2025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县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得到夯实。

《方案》明确,我省将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启动实施山西省医学队伍“五个提升”培育计划,每年选派450-500名骨干医务人员赴北上广等地,开展高端研学和浸透式培训,遴选50-60项“基层适宜性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每批次建设50个“外聘专家工作室”。实施千名医师下基层提能力行动,从全省三级医院每年抽调1000名以上执业时间较长并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医师,深入县级医院开展驻点帮扶。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县级医院不得以任何形式虹吸乡镇卫生院人才。

广泛开展“双千行动”,按照“一个行政村一所村卫生室”的原则,给予村医岗位补助1000元;2023-2025年,每年完成1000名在岗村医大专学历提升招录工作。

每个县办好1-2所县级医院。以国家“千县工程”为牵引,实现胸痛、卒中、创伤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全覆盖。

实施中医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以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日常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大力推进以县级医疗集团“六统一”为架构,以中西医融合诊疗模式为目标,以优势病种管理为突破,县级先行、乡村跟进,强化防治结合、医养结合等措施,结合健康乡村建设,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县域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拓展“5G+远程医疗”项目试点,117个县级医疗集团全部接入山西省远程会诊中心。

实施中医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力争实现县办中医院全覆盖。

有序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将医疗质量管理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发展省市县临床重点专科群,推进“136”兴医工程10个领军专科提质提效,打造2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00个县级重点专科。

促进服务连续性,推出“弹性门诊”和“预住院”服务,探索设立“夜间门诊”,推进日间诊疗模式,加强儿童日间蓝光治疗、肿瘤日间化疗和298个病种日间手术等模式,建立多学科联合门诊(MDT),探索建立疑难复杂专病临床诊疗中心。

提升服务便捷性,提供分时段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检查检验及影像报告在线查看等线上一站式诊疗服务。有序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行全省医疗数据动态监测和考核评审制度,力争1-2所综合性医院进入全国百强。加强医教协同,鼓励高等院校与医疗卫生机构以“教学医院”“教学基地”形式开展教学或科技协作;行业主管部门全过程参与包括医学高校直属附属医院在内的目标责任制考核。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建设,提高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发挥绩效考核作用,加强基层医疗质量管理。

完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加大对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在医疗服务总量和医保基金支付中的占比。

建设完成山西省电子健康卡(一码通)创新应用平台项目,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跨医疗机构互认共享、统一支付、即时结算。

记者:刘亮 尹晓宏

编辑:刘薇 乔景宏(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