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日,朔城区神头镇下西关村千亩水稻种植基地大棚里,种植大户石云宝正带领农户抢抓农时培育水稻秧苗,开启新一轮春播序幕。
大棚内,一台水稻精播机来回游走,先均匀撒下稻种,随后覆上细土。一个人操作一台精播机,不一会儿,一个大棚的水稻育苗工作就全部完成。
朔城区神头镇下西关村千亩水稻种植基地负责人石云宝说:“现在咱们用这个熊野精播机,它提升了速度。这个土,还有这个籽儿,你让它下多少颗,它就是多少颗。个人是看不准的,现在这个电脑程序算得非常准。另外,以后它对大棚的苗期管理,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朔城区神头镇下西关村千亩水稻种植基地打工农户李桂兰说:“做完育苗后,再往地里插秧。插完秧就看水、拢地。”
优种是实现稳产高产的关键所在。今年,石云宝专门前往东北引进了八千多斤稻花香原种,育出的水稻秧苗预计能供六千亩稻田使用,不仅完全满足朔城区本地需求,还能提供给大同、太原等部分地区使用。
朔城区神头镇下西关村千亩水稻种植基地负责人石云宝表示:今年这个种子,和往年的种子又有不同。今年新购的种子是稻花香的原种。原种是什么呢?就是育种子的那个种子。但是这个种子比较贵,它的产量稳定性要好一点。
石云宝介绍说,育苗从4月9日开始,每天能育一千多斤种子,计划五天左右时间完成育苗。下一步就是管理育苗大棚,争取尽快育出高产抗盐碱的水稻秧苗,为今年丰收打好基础。
记者:赵宏伟 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