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种植不断档 彩椒大棚“春光好”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11-06 10:18 0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我市统筹抓好反季节设施蔬菜生产,积极引导种植户采取春提前、秋延后的种植方式,避开蔬菜集中上市期,巧打种植“时间差”,发展温室大棚彩椒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朔城区神头镇马跳庄村的彩椒种植大棚,农户们利用时间差,正在进行彩椒的秧苗移植作业。预计在2月份,这里的彩椒就可以成熟上市了,每斤市场售价可以达到15块钱。

马跳庄村有耕地面积5700亩,土地平坦、光照充足、土壤肥厚、交通便利,是发展大棚蔬菜的“风水宝地”。种植大户符鹏飞就看准了这一点,今年承包了34个大棚种植彩椒。

朔城区神头镇马跳庄村彩椒种植基地负责人符鹏飞说:“有两个品种,一个是(瑞克斯旺)1054,一个是玛索。今年种得稍微晚一点,产量预估计应该是在15000(斤)左右一亩。经济效益的话,就是按以往来说,应该是一亩地能达到10万到15万(元)。”

通过发展温室彩椒种植产业,附近的村民变身成为基地务工人员,她们分工有序、互相配合,平时除了管护自家的土地,还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收入也比较可观。

朔城区神头镇红壕头村村民张计英说:“我们从栽苗、除草、打药,一直到采摘,都来这个大棚干活,这一年也能干十来个月,一个月能挣2700多(元),对这个家庭帮助也不小。”

连日来,随着天气逐渐转冷,种植户积极做好大棚保温措施和彩椒管护,除了增设防寒沟、保温棉被等,还加强水肥一体化管理,全力保障蔬菜如期上市供应。

朔城区神头镇马跳庄村彩椒种植基地负责人符鹏飞说:“今年暂时是34座大棚,要经济效益好的话,明年还会扩大规模,增加种植面积。”

牵好产业兴旺“牛鼻子”,富民强村有动力。近年来,我市通过以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让“大棚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目前,彩椒已经成为我市最具地方特色的蔬菜之一。

记者:张晓宇 赵媛 韩雨思

编辑:董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