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阴:南美白对虾养殖盐碱地变身“聚宝盆”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7-10 12:28 0

近年来,在山阴县薛圐圙乡罗庄村的盐碱地上,一场绿色变革正悄然上演。“洋气”的南美白对虾漂洋过海来到这里,让昔日盐碱地变身“聚宝盆”,成为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在山阴县薛圐圙乡罗庄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盐碱地里养鱼虾,不仅盘活了昔日不毛地,更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南美白对虾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天然的桑干河水,独特的盐碱地,为南美白对虾创造了优沃的生长环境,再通过科学调控水质、精准投喂饲料、以及利用生物技术改良,让南美白对虾在罗庄村扎下了根,并实现了优质、高产。

朔州三生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栋说:“5月下旬,我们在福建订购南美白对虾苗,6月初我们选择健康有活力无病毒的苗种空运回虾场,进行淡化、标粗,虾体达到三厘米进行分塘,分塘合理把控养殖密度、温度、盐度等,同时要做到日常巡塘,密切观察虾的摄食情况,认真做好养殖记录,以便及时调整饲喂量。”

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是世界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这些“贵客”的到来,不仅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朔州三生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栋表示:我们去年养了200万尾南美白对虾,年产值300多万元,经济效益挺好,主要销往朔州、大同地区。我们今年在200万尾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鲈鱼养殖,目前养了2万尾,现在基地养殖面积有320亩,下一步准备养殖鳜鱼,将基地规模扩大到460亩。

为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薛圐圙乡因乡制宜,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将盐碱地转化为优势资源,推动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条和市场空间,推动全乡产业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山阴县薛圐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梅丽红说道:“目前,全乡现有盐碱地12000多亩,我们结合当地水文条件,积极探索适合盐碱地环境的养殖模式,最终确定了发展南美白对虾这一高效、环保的养殖项目。充分借鉴“以盐适种、生态优先、用养结合、提质增效”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路子,让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渐成沃野良田。”

记者:赵宏伟 杨澜 李宏宇 山阴台

编辑:董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