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抓手,创新打造优质政务服务环境,紧紧围绕企业需求和群众期盼,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让行政审批有“速度”更有“温度”。
在山阴宏伟石膏有限公司,有一条年产21万吨煤系高岭土项目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主要是对煤矸石进行光电分选,为陶瓷以及耐火材料企业提供原料。在投入运营之后,可以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实现对工业固废的吃干榨净。
山阴宏伟石膏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祝振华说:“煤矸石,它本来是固废,但是通过咱们这个光电分选的设备产生了有价值的高锂盐,可以用于陶瓷生产和耐火材料的生产材料,它就给当地创造了价值,剩余的固废再回填造地。”
年产21万吨煤系高岭土项目是山阴宏伟石膏有限公司新近上马的一条生产线。可在项目前期申报过程中,由于对相关政策的不了解,导致项目申报一度停滞不前。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走访调研,并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对接,很快就帮助企业疏通了发展“堵点”。
山阴宏伟石膏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富元说:“环保、省里面到处给跑的各项政策都了解好了,真正办手续一周就把我们手续都给办下来了,现在我们的生产线都已经齐全了,办好手续就能正常运行了。”
为企业当“管家”,为群众做“帮办”。针对审批服务和营商环境中的“难、慢、繁”问题,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深入分析难在哪、慢在哪、繁在哪,对症下药,集成打捆,把发现的“问题清单”转化成企业群众的“满意清单”。同时不断改进审批环节,让各类审批事项“瘦身精简”,探索寻求利企便民的“关键招”,确保高效办成一件事。
办事群众纪开宇说道:“我是过来办理执业医师注册的,之前在当地的话可能需要跑好几次,而且每次需要的时间都特别长,这次我过来从来到办理完成大约用了15分钟,而且只需要跑一次。”
优化流程,政务高效。自纠治审批服务中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工作开展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推出33项简政便民措施,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9件,形成典型案例32个,有力推动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质增效。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监督科科长宋家衡表示:在环评、水保等审批上,我们采取“打捆审批、跨行业打捆审批、跨地市联合审批”等方式,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最大压幅达82.5%。全省首个通过跨地市联合审批取得行政许可的项目——神头泉域水资源影响评价,开创了我省跨地市项目联合审批的先河。设立延时预约服务制度,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机制,开启“窗口取件+24小时不打烊自助取件”审批服务新模式,对异地不方便来大厅的群众开展免费邮寄服务等工作措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集中整治工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度。
记者:祁智民 张智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