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朔州大地上,活跃着一支“能征善战”的电网铁军,他们作业在城乡的各个角落,用心用情点亮万家灯火,全国劳动模范高建国就是这支铁军中的典型代表。
1991年,高建国来到国网朔州供电公司检修工区检修班,成为公司当时年龄最小的一名检修工。长期扎根生产一线,紧紧抓住生产运行当中的实际问题,深入细致地执着钻研,成就了他行家里手、国网技能专家的多彩人生。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主任 高建国说:“早以前,每到冬季,我们都要对高压油断路器进行大量的停电补油作业,不仅损失电量,费工费时,还需高空作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当时我就想,如果能研制一台不用停电、不用登高就能补油的机器,那该多好。后来,我们通过技术攻关,多少次地反复研究,终于把想法变成了现实,不仅实现了从传统停电检修向带电作业的飞跃,而且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还避免了高坠的风险。”
随着电网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为满足电网设备高技术化、智能化和维护精益化的需要,2012年,高建国凭借自己多年的实践积累组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这里成为一个集员工技术攻关、培训交流、成果展示、技能实操演练为一体的创新平台。
高建国认为,依托工作室这一平台,组建创新攻关团队,解决电网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破解技术难点,同时充分发挥劳模的专心传、真心帮、用心带的作用,持之以恒带动身边一批青年人才,专注于技术创新和专业提升,为企业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
多年来,高建国心系电网安全大局,把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隐患和难题作为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立足朔州电网输电线路点多面广、战线长、人员少、运维难度大等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尝试搭建了“5G+机库”无人机自主巡检平台,为推动输电线路巡检由“以人工为主”向智慧型“少人作业、无人作业”转型,提升输电线路运维能力和管理水平,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开拓了新路径。同时,针对朔州大风天气频繁,高建国牵头承担了省公司科研攻关项目,建立输配电线路大风灾害预警模型,研发“输配电线路大风监测预警云服务平台”,降低了电力线路的运维成本和损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下一步,我将带头把践行劳模精神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立足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实际,锚定科技应用、创新攻坚、培育人才三个方向,努力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服务朔州市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高建国信心满怀地说。
记 者 刘希军 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