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朔州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成立三年来,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落地见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压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以党建“第一责任”统领发展“第一要务”,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深化地方金融改革、保障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防控地方金融风险等重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履行政治责任,主责担当有作为
坚持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作为做到“两个维护”的首要任务,体现在贯彻党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中“五个一”工作亮点突出。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制度,构建起党组、支部、党员三级学习责任“链条”,政治理论与业务学习两手抓,重视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业务练兵,党建理论天天学,金融业务周周讲。“领学自学、外宣内讲、线上线下、研学践学”多形式并举,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读书班、研讨会多维度推动。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党建分管领导在市直机关、高校和企业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30余场。市金融办2019年荣获全市网络评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20年被评为市直机关文明单位。《提高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研究》在2021年省直工委党建重点研究课题论文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正面宣传亮点多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求,匠心出精品,舆论强阵地,特色立标杆。全年在中国金融新闻网、《金融时报》新闻客户端、学习强国朔州学习平台、朔州新闻网、黄河新闻网朔州频道和市政府门户网等主流媒体,以及报、台、屏等全媒体,全面深度展示金融领域的重点和亮点工作,唱响金融行业“好声音”。累计推出新闻报道和信息百篇,平均每周一报,凝聚起强大正能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朔州信息》采用量名列前茅。《朔州金融系统创新“银信税保担”多业态合作新模式》受到市委书记姜四清批示。《朔州市创优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分别被《山西信息》和朔政专报刊发。
改革创新补短板,企业获得信贷便利度大幅提升
三年来,出台了支持能源革命综改试点、乡村振兴和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多项举措,为转型发展蹚新路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提出对公存款竞争性存放激励方案和指标体系,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市32年以来首家首次提出朔州能源转型发展基金设立方案并推动实施落地,实现基金启动和落地的历史性突破。华朔金石能源转型发展基金首期认缴20亿元。截至9月底,已投资项目3个,投放金额2.4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杠杆倍数10倍。
针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实际,组织赴宜昌考察“信易贷”平台建设,抓住朔州被确定为山西“信易贷”市级试点政策机遇,首家提出《朔州市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金融超市)建设实施方案》,并推进免费搭建平台,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开了先河,成为去年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信贷指标得分的一大亮点。今年推出“银信税保担”融资增信13条、引进金融机构优惠政策11条、支持绿色金融发展6条、金融支持高质量转型发展60条,发展绿色金融、严控“两高”项目10条指导意见、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行动计划和企业“上市突围”奖补政策20条,共计120多条具体政策措施,补齐了推动“十四五”金融业补考进位、提质增效的政策短板。2019-2021连续三年贷款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存贷比从2018年的48.2%持续跃升到今年10月末54.3%,增长了6.1个百分点,实现了质的飞跃。新引进国任财产保险公司1家。银行机构推出“经营快贷”“微捷贷”“普惠e贷”“商义贷”等线上信贷产品19个。市财政新增市级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1000万元,拨付华朔融资担保公司风险补偿资金3000万元。应县中小企业融资担当公司补充资本金1000万元。今年在应县开发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推动知识产权(发明专利)质押融资两笔1000万元,成为年度破冰之举。前三季度,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新增注册用户34户,融资12笔5.3亿元,首开政采贷融资60万元。截至9月底,深化银税互动,实现以税增信,银税贷713笔15.92亿元。线下最短融资响应时间缩短到仅为1个工作日。推动8家“信易贷”白名单企业和8家金融机构注册登录国家“信易贷”平台,实现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产品线上精准互配,授信成功率33.3%,促进融资便利化和成本最小化。同时创新服务场景,上架“科技贷”“银税贷”“政采贷”“专利贷”等金融产品15个。华朔等5家融资担保机构资产总额5.17亿元,在保余额10.37亿元。华朔融资担保公司资本金首次扩容。试点县(区)已建立朔城区张蔡庄乡等农村征信观察点5个乡镇62个自然村,受众2.6万余人。组建46人金融专家服务团服务“四上”企业,与涉企职能部门谋划建立“四上”企业融资项目库,开展“融资+融智”精准入企服务,浦发、蒙银等金融机构已开展入企服务。
主动精准入企服务,企业上市突围出雏形
按照省“十四五”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计划,出台资本市场五年发展规划、2021“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落地年”行动方案和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奖励办法,开辟推进上市“绿色通道”,牵头组建拟上市企业服务工作群,推送上市政策动态,在线倾听企业意见,“云指导”“云服务”“全天候”助力企业上市跑出“加速度”。主动深入玉竹新材料、惠牧源农牧合作社、诺亚防护设备、中藜食品、诺浩机电、晋坤高矿产品等28家企业实地调研,与券商中介机构开展入企尽调,共谋上市路径,赋能企业挂牌上市。组织4家重点上市企业高管赴深交所考察,参加中行上海国际金融研修院学习研修。组织深交所、“新三板”、山西股权交易中心专家莅朔,为上市把脉问诊,量身定制上市路径,助推上市提速。开展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试点座谈会3场,组织企业上市融资专场培训4次,覆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近千人。截至11月底,省、市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入库企业分别为28家、105家。开展上市和资本运营培训4次,召开资本市场县域工程座谈会3次。共选育重点上市企业4家,重点挂牌企业15家,推动新增签订股改、挂牌协议企业26家,新增“晋兴板”挂牌企业12家、展示板企业4家。
精准发力宣传,有力防化金融风险
组织专门力量精心编印《朔州小微金融服务手册》《朔州市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实操指引》《朔州金融机构融资服务手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操手册》《朔州保险服务宣传手册》。深入园区、企业,实地开展分层次、分众式、互动化集中宣讲,加大金融产品、融资渠道、上市流程等政策宣介和推广力度。通过“快手”“抖音”新媒体宣传、出租车车顶灯箱广告、户外广告位和报刊专栏,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提升企业和公众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知晓度。
2020年开展地方金融领域“监管质量提升年”活动,明确“规范、出清、建制”工作总基调,在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担保公司集中开展“涉贷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治理“高利贷”“套路贷”“校园贷”,非法集资、以“存单”“入股单”或发售理财产品名义非法吸收公众资金、非法高息放贷、暴力催贷等涉黑涉恶突出问题。组织专班敲门入户排查P2P网贷机构风险,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丰硕。2019-2020两年移交涉黑涉乱线索10条,打掉金融放贷涉恶团伙2个。2019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荣膺省通报表扬,成为全省119个受表彰先进集体之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连续两年三次在全省地方金融监管系统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朔州经验做法为全省提供可复制的模式和路径。取缔输入型P2P网贷机构1家,打击涉嫌非法集资机构3家,挽损1180余万元。其中厚木商务服务朔州分公司在朔业务697万元全部清退。2019-2020两年地方金融领域三类公司市场出清37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注销10家,取消试点经营资格24家,典当行2家,融资担保公司1家。今年地方金融监管监测“两系统一平台”上线运行,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监测预警,构筑地方金融风险“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