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重卡驶入“换电时代”

来源:朔州日报 作者:符烨邦 发布时间:2020-09-03 16:29 0

近日,由中电投融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与山西融盛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50台华菱换电式纯电动重卡在我市开始试运营,标志着我市电动重卡正式驶入“换电时代”,以行动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实干在“转型发展率先蹚出新路上”走出了关键一步。

“政策+资源”,以换电站建设保生态、促发展

本次试运营的换电站位于平鲁区陶村乡214省道旁,占地约1.3亩。站内配备5块电池,可日满足50辆车进行换电操作。记者注意到,换电站采取的是全程自动化吊装作业,司机不用下车。当纯电动重卡驶入换电站后,前定位板升起,司机摆正车身位置,后定位板升起,将车辆固定。换电设备将亏电电池箱抓取,换上满电的电池箱,司机前后只需要等待5分钟时间就能够将一辆满电的电动重卡驶离换电站。

换电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符合城市交通发展需求的能源革命新技术和新模式。目前来看,燃油车占据主导地位,但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

2018年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积极调整运输结构,今年是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谋划之年。今年4月份,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在《通知》的最后一部分中,“大力发展换电模式”的几个字,润物细无声地让换电模式重回大众视线。紧接着在5月份,换电站就被纳入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被写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建设充电桩”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换电模式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记者梳理后发现,各地对换电模式推广迅速。北京、深圳、厦门、兰州等地投放了超过3000辆换电出租车、换电公交车用于公共出行服务,但国内对电动重卡换电站提及甚少。本次我市试运营的换电站可能是全国第一座位于国省道干线上的重卡换电站。

那么,为什么朔州会成为重卡换电站的青睐对象呢?

答案与朔州的煤电资源分不开。朔州作为国家级能源重工业基地,年产煤1.9亿吨,其中朔城区和平鲁区年产煤约7000万吨,但2019年受环保形势、经济形势以及大宗货物“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影响,长途公路运输需求逐步减少,短途运输显著增加。朔城区及平鲁区全境10个煤炭集运站站外运量1年仅仅不到800万吨。

“短途煤运日渐频繁,电力资源也有富盈,选择电动重卡自然而然成了最佳策略。”市发改委主任王玉奎说,陶村乡附近煤矿众多,这些地区往往都是短途运输、线路固定的区域,在这个位置建设换电站,大规模推广使用纯电动重卡,对于运营方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朔州共有6万余辆各类重卡,如果把其中的大部分燃油车替换为新能源车,道路运输结构将显著调整,对朔州做好能源革命转型综改,保护好生态环境也有重要意义。

“产业+效益”,让换电模式受欢迎、拓新局

如果说换电模式是“大脑中枢”,那效益就是“眼睛鼻子”,更受重卡司机的关注。

事实证明,随着电动重卡高频率的使用,油电差优势也在显著凸显。传统纯电动重卡存在续航短、充电时间长、电桩少等问题。载电量大了,价格远高于燃油车,运输收益比会减小,载电量小了,运输货物和里程随之减少,运输收益量也会减少。重卡换电站的建设正好迎刃而解这个问题。

“换电站换装一块电池5分钟,就可以让一辆标载30吨的重卡行驶200公里左右,节省大量的时间。”山西融盛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星星介绍说,最吸引人的还有换电模式——“车电分离”,用户只需一次性支付或租赁不含电池的车体,换电可作为类似加油的使用成本,从而可以大幅减少初期投入,有效解决电动重卡价格高昂的痛点。

电动重卡电池是成本“大头”,这样的换电模式下,电池由公司负责进行集中、专业化管理,用户只需要根据汽车发动机排量和载运量,投入4—12万元,就能让重卡上路。上路后,按单台车每天拉运300公里计算,纯电动重卡较柴油重卡每天可节约运营成本110元,每年节约运营成本和保养费用近5.5万元。

“司机们看中的就是方便和挣钱,这种模式的市场潜力肯定不会小。”一位重卡司机说。

按照中电投融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与山西融盛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规划布局,未来三年,在朔州境内将陆续投资150亿元,投放运营10000台纯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重卡、纯电动装载机等),完成200座纯电动重卡换电站的建设。投资建设储能系统集成生产线储能系统采用与重卡及装载机通用的新电池系统或梯次电池系统,形成年产值40亿元的产业链互动,有效提升朔州传统电力以及新能源电力的发展质量。投资建设核心零部件生产厂做为电动重卡及装载机运营配套,每年可生产供3000辆电动车辆的配套核心部件,年产值可达15亿元左右。

“随着这些项目落地,我市储能产业发展将取得显著的社会效应、环保效应和税收效应,有效解决朔州本地电力‘窝电’现象,形成能源革命转型综改的一个良性循环产业链。”市政府办公室四级调研员王玉锋说,虽然受电池标准不统一影响,规模化发展任重道远,但换电模式依然是充电的有效补充,具备一定的区域性特征,可能会广泛应用于出租、公交、环卫、市政等领域,成为交通运输的一种主力模式,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