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书华章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任永亮 袁兆辉 发布时间:2020-01-21 19:27 0

1月7日,朔州市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旨在认真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2020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霍恺夫 摄

2020年,朔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和对右玉精神的“五次重要批示”。按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战略,大力学习和弘扬右玉精神,加快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挺进全国资源型城市第一方阵。确保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塞上绿洲、美丽朔州。

朔州市始终坚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省,不断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在做大经济总量中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努力提升朔州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今年,朔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增长6.5%左右,力争人均突破1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增长8%,以保证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推动结构优化转出雏形,构建多元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25年转型要出雏形。朔州市全力落实省委部署,坚持“转型为纲”,更加精准地定位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尽早转出雏形。

经济转型的核心是产业转型。朔州市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以技术创新和规模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二是大力培育和引进新兴产业。为此,朔州市全力推动产能重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培育先进产能,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5G技术应用,推动煤炭智能化开采,在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的同时,实现规模化经营。

经济转型的关键是落实项目。朔州市坚决落实“项目为王”的要求,用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特别是以产业转型类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重点,大力推进重点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建设。为此,今年朔州市要求市、县两级开展招商活动要达到100场次以上,招商引资落地亿元以上项目要达到100个以上。与此同时,朔州市还要求,各级政府要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发挥资金撬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力量,加强政银企沟通协调,鼓励引导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围绕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投资兴业。

实现小康短板全面补齐,如期完成全面小康目标任务和“十三五”收官

按照扬优势、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朔州市对照全面小康51项指标逐项梳理、逐一核查,对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可如期完成的35项任务,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对具备基本条件、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5项,按照冲刺决战要求,确保年内完成;对于差距较大、困难较多的11项,要全力攻坚,进一步加快推进。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朔州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按照所有贫困人口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这项政治任务。与此同时,朔州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高标准保护”,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工程”,扎实做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朔州市还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地方金融业态风险管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

积极推动“三区(市)”建设,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朔州市坚持以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中国杂粮强市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抓好“三项重点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朔州市紧紧围绕“七有”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要求,统筹抓好各项民生事业,在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两年超过80%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确保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推进创新生态活力迸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能和后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朔州市始终把培育创新生态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构建有利于创新活力充分涌流、有利于创业潜力有效激发、有利于创造动力竞相迸发的创新生态。

朔州市坚持“改革为要”,大力推动各项改革引向深入。该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制度改革创新。为此,朔州市在全面承接好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在巩固国家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风火打捆”电力直接交易、不动产登记一体化改革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更多改革挺进全省第一方阵。

朔州市坚持开放为先。该市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依托“桑干河——永定河”生态经济带融入“京津冀”,加快融入中部崛起战略部署,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项目,参与全省三大板块旅游开发,寻求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合作。朔州市还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朔州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不断树立起开放包容的对外形象。

朔州市坚持“创新为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该市把创新生态构建作为重要任务,拿出足额财政资金促进创新发展,选派最优秀的干部到创新工作一线,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支持创新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以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引领经济转型。朔州市还坚持通过发挥人力资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作用推动创新,不断加强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朔州市同时把大力度培养引进优秀人才摆上重要日程,通过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对优秀人才工作和生活的支持保障力度,并对紧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立绿色引进通道。

加强党的领导,广泛凝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强大力量

朔州市严格落实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省委“六个一”工作部署,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努力把朔州的事情办得更好。

朔州市各级党委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完善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深入解决具体问题,研究推进重大经济工作。朔州市坚持“三位一体”提能力,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战场考验识别干部。朔州市通过加强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通过加大审计和统计执法监督力度,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数据造假”,保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成色。

朔州市强化结果导向,以责任倒逼抓落实。朔州市要求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好考核对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风向标”“指挥棒”“助推器”作用,重点考核招商和投资的规模、增幅、结构,通过考核投资推动发展。朔州市还持续推动落实市级层面为基层减负的各项措施,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朔州市着重强化担当作为,朔州市委要求全市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提升同心齐心抓落实的执行能力,形成万众一心促转型的强大正能量。该市要求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及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全面抓好工作落实,扎实办好各类民生实事,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各级人大、政协则要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实效。各级纪委监委机关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各级组织部门要对党员干部严管厚爱,激励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各级政法机关要坚决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各级宣传部门要对内凝心聚力,对外努力宣传提升形象。各级统战部门、工商联要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壮大为转型发展共同奋斗的力量。各民主党派要发挥独特作用和优势,助力高质量转型。各级群团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凝聚社会各界。驻朔州部队要把驻地当家乡、把人民当亲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积极参与地方建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