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山西省政府这八件民生实事了解一下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9-03-04 16:42 750 0

一、实施全民技能培训素质提升工程

1培训对象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和企业新招用人员。

2任务目标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化、专业化职业能力评价,全年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劳动者达到100万人,促进稳定就业和增收。

二、实施5万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1儿童残疾筛查诊断服务救助对象为山西省户籍,经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定点医院确诊的0-6岁残疾儿童,按400元/人给予其一次性筛查诊断费用救助。

2疑似残疾人残疾评定服务补贴对象为山西省户籍,以城乡低保家庭和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疑似残疾人、残疾评定等级确定为重度(一、二级)的残疾人以及因身体功能变化需要重新评定残疾类别和残疾等级的已持证残疾人为主。救助补贴标准为80元/例。

3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根据残疾儿童个性化需要,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为残疾儿童提供包括康复训练、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肢体矫治手术、基本辅助器具适配和家庭支持性康复等方面的服务。具体救助对象条件及救助标准按《山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晋政发〔2018〕43号)文件和各市实施细则执行。

三、为58个贫困县农村妇女免费提供“两癌”检查服务

检查对象1955年1月1日至1983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具有 58个贫困县农村户籍妇女,或长期在58个贫困县农村居住的流动妇女。

四、为全省城乡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

1服务对象夫妻至少一人为本省户籍,或居住在本省6个月以上流动人口。

2服务内容为妊娠15~20+6周的孕妇进行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血清生化免疫筛查;通过产科系统超声检查或羊水细胞培养的染色体分析等方式,为产前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提供产前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诊断。

五、新建50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为解决农村留守、空巢、高龄老人的实际生活困难,主要将农村闲置的学校、村委会等维修改造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照料、就餐、精神慰籍、休闲娱乐等服务。每个日间照料中心一次性资助建设资金10万元,运营经费由项目所在县、区财政承担,按照是否提供用餐,每年分别给予不低于3万元和1万元的补助。

六、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

由省、市、县三级文旅行政部门实施,主要面向全省农村基层群众开展,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优秀剧目,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七、实施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关爱行动

130元提高到50元(一)全省城乡低保家庭中80周岁(含)至99周岁(含)的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由现行30元提高到50元;

260元提高到100元(二)全省城乡低保家庭中60周岁(含)至99周岁(含)的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由现行60元提高到100元;

3每人每月100元(三)对既高龄又失能的老年人,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享受每人每月100元补贴。

八、实施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

1提供法律咨询就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作出解释、说明,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2开展普法宣传围绕征地拆迁、土地权属、婚姻家庭、入学就医、社会保障等重点问题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基层群众法治意识;

3协助人民调解人民调解组织遇有重大、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配合提出法律意见并协助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

4开展法律援助服务过程中遇有群众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时,及时引导帮助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

5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特别是群体性信访案件的化解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尽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