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前提。朔州市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产业,让产业振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引擎”。
应县下社镇石庄村是远近闻名的大棚第一村,全村80%的家庭依靠种植大棚致富。今年57岁的宋桂芝全家5口人,一年四季都在大棚里忙活,丰富的种植经验和稳定的市场销路,让宋桂芝的光景赶上了城里人。宋桂枝说,2011年开始种大棚,从最初的2个大棚发展到了现在的8个,一年收入10多万元。
为了能够使村民的大棚种植管理更加科学,降低种植户的风险,村里还定期邀请农技专家面对面指导、解答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截至目前,石庄村全村固定和移动大棚达到1142个,面积达到1900亩,农民种植大棚的纯收入达5880元,占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60%。应县下社镇石庄村村委会主任王良存说,下一步,石庄村要抓住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建产品展厅,发展经纪人,与农业媒体平台合作,建网站、创品牌、拓宽市场,把石庄村建成一个规范化、现代化、旅游观光式的“设施农业第一村”。
同样是产业振兴,与石庄村不同的是,朔城区神头镇依托自身地理资源优势和传统文化优势,全力发展旅游产业。
这几天,神头镇的旅游配套设施观光天桥基础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桥身的焊接,预计一个月后投入使用。天桥建成后,不仅能方便老百姓出行,而且将当地的旅游景点连点成线。
观光天桥只是神头镇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个缩影,当地现在已经形成以神女山、神头海、明清商业街、田园观光区为核心的四大景区和以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三大节事活动为补充的旅游体系,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此外神头镇在明清商业街改造过程中还带动百姓共同参与开发,让老百姓尝到发展旅游带来的好处。
(本台记者:孟志龙 任振国 李媛 应县驻站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