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应县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产业扶贫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帮扶、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在应县白马石乡麻燕寺村600亩的黄芪种植基地,无化肥无农药的绿色耕作方式,让一株株黄芪成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法宝”。
应县借助国家将中药材生产列入重点扶持产业这一机遇,把黄芪产业作为山区农村经济极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先后投入资金570万元,黄芪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
为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克服种植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力不足、生长周期长、过度开挖等问题,全县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将适宜种植黄芪的山坡交由合作社托管,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合作社,将分散的土地连成片、分散的农户抱成团、分散的资金进行捆绑,培育壮大合作社,实现帮扶带动、互惠共赢,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下一步,应县将按照“品牌化、精品化”的发展路线,将全县26家黄芪种植合作社和10家黄芪加工企业的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品牌,实现抱团发展。
(记者:罗文平 张小菊 贺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