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苜蓿来“当家” 农民奋力奔小康

来源: 作者:王姣 发布时间:2018-06-13 16:01 633 0

我市大力推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以发展草牧业为抓手,一方面引种牧草调整种植结构,另一方面不断提升牧草产业化水平。今天我们带您去苜蓿收贮现场看看,听听老乡们如何借助机械和新技术,走上了一条“牧草致富”路。

在山阴县古城镇的苜蓿田里,来自应县的贺仰宽正指挥农机收割苜蓿。

贺仰宽自己在应县种了一千多亩苜蓿,收贮结束后就带领农机队伍到各处帮忙,对于古城镇的苜蓿产量,他连连称赞。

贺仰宽说,古城镇的苜蓿亩产将近一吨半,卖一千二百元,这是第一茬,一年最低能割三茬,效益比种菜强得多。

种草能挣钱,一方面是市场行情好,此外还得益于先进技术的引进。贺仰宽说,今年依靠专业机构的指导,光是干草变青储一项,种植效益就提升了20%以上。

苜蓿每年可以收三到四茬,据了解,全市目前头茬收贮的苜蓿约有6万亩,打包后的苜蓿青储在发酵20多天后就可以出售,到时候第二茬苜蓿也将开始收割。为组织好下一阶段的收贮作业,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提前准备,力争苜蓿及时收贮,实现品质的提升。

(记者/杨慧  吕慧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