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朔州市绿源粮油有限公司粮食综合生产车间,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紧组装面粉加工成套设备,力争今年七月份正式投入运行。到那时,公司一年就可以加工生产各种杂粮约5万吨,而且他们采用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工艺极大地保留了杂粮的原汁原味。
位于朔城区富甲工业园区的朔州市绿源粮油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粮油收购、加工、销售和仓储为一体的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今年企业申报的年产5万吨粮食综合加工和年产8千吨胡麻油深加工项目属于技改项目,就是为满足高标准、高质量、高精度的农产品加工要求。
朔州市绿源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汉文介绍说,公司主要是加工莜麦、荞麦、玉米、豌豆面等,以石磨加工为主,整个过程是低温运行,能够保证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让老百姓能吃到原汁原味的农产品。
技术改良,设备引进,绿源粮油正在用创新的思维和现代化的方法,分发挥优质杂粮“黄金产区”优势,不断突破传统农业发展道路上的瓶颈。
朔州是全省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基地之一,杂粮生产加工已成为特色农业中的主导产业。如何充分发挥其在农业发展中的“脊梁”作用,转型至关重要。绿源粮油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将形成产、供、销、储一条龙产业链,让朔州小杂粮走向全世界。
(记者/罗文平 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