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这片黄土地,就得想办法在土地上做文章。36岁的郝帅林,曾经走出大山创业,随后返回山里,当起了大山林里的养猪人。
平鲁区郝小峰村海拔高、土地贫瘠、缺水干旱。村子身处原始森林,出门就是土石山路。这里是郝帅林的家乡,也是他养猪的地方,在他养殖的500多头的猪里,野猪养殖是让他最为自豪的。
据了解,野猪有着极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开发前景。2016年郝帅林通过当地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的帮助,很快掌握了养殖技术,开始将野猪养放进自己承包的山地进行散养。郝帅林养殖的野猪在这里洗澡、晒太阳、自我觅食。“自我管理”的生长繁育模式,让饲养者大为省心。定时在路面上撒些玉米饲料就完成了每日的全部工作。每年草木繁盛期,林中“美食”更是取之不尽。除了野猪,郝帅林还建造7栋猪棚分布在山沟里,将传统家养黑猪和藏香猪同时进行散养。为了生态平衡,减少场地污染,需要严格控制野猪数量,每个圈50头猪。
郝帅林说,自己20岁走出了大山开始打工,2009年就和农牧业打起交道。由他打造的“帅林”土特产也算是家喻户晓。而如今返回大山搞起了黑猪、野猪养殖,是他看准了这两种猪的大好前景。现在,养殖基地的猪肉市场价达每斤36元,今年已经与晋中的客商签订了320万元的猪肉包销合同。
郝帅林希望下一步与当地老百姓合作,带领全村人们共同致富。
(编辑/王姣 史振芩)